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人群 > 男性 > 男士风衣装腔指南

男士风衣装腔指南

时间:2018-09-22 16:49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一眨眼,又到了落花时节换秋衣的美妙季节,记的是那个谁说过一句至理名言:

而简·铂金和法国第一大才子甘斯布的女儿,如今的欧洲头号ICON夏洛特·甘斯布也曾感叹:

其实风衣,尤其是男士风衣,很长一个阶段不仅和浪漫的法兰西没啥干系,也和浪漫的电影没啥关系……它的各种起源,都是属于那个阴雨绵绵,老是爱打仗管闲事的19世纪日不落大腐国。

其实,早在腐国两大时尚扛把子Aquascutum和Burberry,为谁是防水风衣鼻祖打得头破血流之前,19世纪20年代,一位苏格兰化学家查尔斯·麦金托什,已经发明出一款造出一款单排扣、涂有橡胶涂层的长款雨衣。

这款胶布雨衣也被世人称为Mackintosh。

而一个专门用来指代风衣的专有名词mac也源于他。随后,麦先生和腐国发明了机械制胶方法的托马斯·汉考克强强联手,发明生产出如今我们无比熟悉的硫化橡胶——无论是现代雨衣还是匡威鞋,都离不开的基础材质。

嗯,风衣和匡威鞋其实都有同一个祖宗。

麦金托什的橡胶防水布料就此启发了Aquascutum和Burberry这对冤家,先后在1840年代和1870年代发明出专属自家的防水布料。

前者,直接就将自家专利作为品牌名(Aquascutum是拉丁语中“水的防御物”之意)。后者,就是如今无数风衣的首选面料Gabardine华达尼。

而根据一些死理性派的风衣爱好者的考据,第一款现代风衣恰恰是出自Aquascutum——他们甚至发现了确凿的证据,一件现藏于英格兰Newstead庄园内的灰色长风衣。

它的主人正是在大名鼎鼎的克里米亚战争中,获得了维多利亚十字勋章的杰拉尔德·古德莱克中将,他正是穿着这款风衣出征了巴尔干,战争结束后穿着它衣锦还乡。

Burberry的双排扣防水战壕风衣则诞生于一战时,品牌创始人Thomas偶然看到了腐国牧羊人所穿的防风雨亚麻工作服,觉得这外套好看方便又好穿,于是用大名鼎鼎华达呢面料制作的战壕外套,就此诞生。

反正,无论Aquascutum和Burberry撕得有多热闹,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现代风衣起源于战争。

之所以能在上世纪40年代迅速走入寻常百姓家,要感谢西方的“军民鱼水一家亲政策”:二战之后,多国政府决定将多余的风衣库存分发给民众。

外加无数劫后余生的兵官复员返乡,重操旧业。他们干活时发现,长风衣真不方便,又实在舍不得脱,就自行将多余的长度裁了。

中长款风衣就此诞生。

还是在二战之后,在好莱坞电影和绅士名流们的鼓动下,风衣迅速成为各阶层男士的经典标配——从银幕到生活,无数男纸竞相模仿着。当然除了一件风衣,还会搭配一顶宽边呢帽,嘴里叼着一根香烟/雪茄,最好还有一位对他情根深种的美人儿,这才叫范儿!

当然,风衣穿得最man的,莫过于《卡萨布兰卡》里的亨佛莱·鲍嘉。

最酷的必须是《独行杀手》里的阿兰·德龙。风衣仿佛是长在他身上的一样。

最骚的操作要数法兰西第一和第二丑美男,让-保罗·贝尔蒙多与甘斯布,他俩的存在让无数男纸醍醐灌顶,原来长得丑表紧,有才有气质更重要:

普通身材普通气质想穿好风衣,可以看看《禁闭岛》里的蛇精病小李子:

我一直觉得,风衣和西装一样是典型舶来品,中国男人穿上身,的确总是差着一口,嗯……是两三口气吧,尤其是瘦长条的男生——西方的大部分男子,再瘦,肩膀大多宽而平。东方人的……肩膀肯定溜下来了。

所以,穿风衣的中国男纸,最好是胖一些敦实一些成熟一些更霸气一些。来对比一下1987年《喋血双雄》里32岁发仔和2010年《碟海风云》里55岁的发哥:

明显后者更撑得住!

再看一眼《韩城攻略》里的任贤齐:

额……

一件合格的风衣,最关键点首先是能防水。而如今大部分的面料,都可以有防水防风的双向技能加持。

比如极为熟悉的橡胶、卡其布或聚酯纤维。

高端品牌最常用的就是Gabardine华达尼(我更习惯更喜欢另个翻译“嘎巴甸”,毎每念出都仿佛在给谁加油一样),它是一种紧密斜纹编织的织料,因而韧性高密度大,极能防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