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我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体育盛会——河北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在石家庄落下帷幕。本届省运会不仅是我省选拔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体育赛会,也成为了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综合性运动会。在本届省运会上,不仅有紧张激烈的竞技体育赛事,还有众多喜闻乐见的群众体育项目,让大家既看到了我省竞技体育的进步,也看到了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发展成果。 全民参与 项目涵盖广泛 项目设置更接地气。按照“四个对接”(对接北京冬奥会、对接天津全运会、对接上届省运会、对接群众健身需求)的原则,对竞赛项目进行反复筛选,确定了42个(含嘉宾组8个)大项149个小项的群众体育组比赛项目。其中,新增了滑雪(单、双板回转)、速度滑冰马拉松、攀岩、笼式足球、国际跳棋、田径(10公里越野跑)、射箭、三对三篮球、游泳、持杖健步走、扑克牌(双升)等11个大项。同时,本届省运会不单设老年组,而是将老年组的比赛项目全部并入社会组;继续保留嘉宾组比赛项目,并由省直工委直接承办。比赛项目几乎涵盖各个年龄层、各行各业人群兴趣点的体育竞技项目,让群众参与选择性更多。 比赛时间跨度较长。首次将冰雪竞赛项目纳入群众体育组比赛,今年1月15日前,滑雪(单、双板回转)和速度滑冰2个大项、10个小项的比赛分别在崇礼长城岭滑雪场和沽源县青年湖滑冰场顺利完赛。自第一个比赛项目滑雪比赛起算,到群众体育组最后一个项目网球比赛结束,时间跨度达8个月。这样确保每个月都有群众体育组的比赛,使得省运会比赛带动了全省群众体育的开展。 参赛群众规模空前。据河北省体育局群众体育处工作人员介绍,本届省运会群众体育组各单项规程下发以后,得到了各市体育局、各行业体协等参赛单位的积极响应。从报名情况来看,有2个单位参加超过50个分项的比赛,分别是石家庄市和秦皇岛市;参赛分项在40—49个之间的有2个单位,分别是廊坊市和保定市;在30—39个分项之间的有6个单位,分别是承德市、张家口市、唐山市、沧州市、衡水市和邢台市。据测算,本届省运会群众体育组比赛选拔赛参赛总人数达64000多人;最后参加决赛的总人数约有10000人,比上届参加决赛人数增加了7000人,增幅达到了233.3%。石家庄市、唐山市、省直老年体育工委获群众体育组“最佳组织奖”。张家口市等22个单位获群众体育组“体育道德风尚奖”。 降低门槛 惠及更多人群 本届省运会群众体育组比赛推出了不少便民惠民新举措,在方便群众参与的同时,也让群众享受到省运会带来的“福利”。“选手不仅可以通过各协会、俱乐部或者各市体育部门等线下机构报名,还可以通过网络‘线上’报名。”省体育局有关工作人员介绍说,本届省运会田径项目的10公里越野跑就开通了网上报名的渠道,以便跑友们能更便捷地参赛。 本届省运会群众体育组比赛还积极创新办赛方式,根据群众体育比赛灵活多元的特点,“线上”与“线下”共同开展,“线上”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线下”采取“点、线、面”结合的方式。所谓“点”,是指在我省举办形式多样的群众活动和精品赛事;所谓“线”,是指省体育局各项目中心及各单项体育协会在省内开展各项目的赛事和活动;“面”是指在各市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海选赛与选拔赛活动,营造“全民健身、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灵活多样的竞赛办法,也提高了群众参与度。省体育局重点围绕有利于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展开、有利于提高各项比赛群众参与率、有利于普通百姓就地就近报名参赛展开工作,在竞赛规程制定上,区别青少年竞技项目各单项规程的严格、细致、专业,尽最大可能降低门槛、放宽要求、简化程序,吸引更多的群众报名参赛;在竞赛对象范围上,注重向县乡农村基层延伸,向行业系统一线扩展,广泛动员群众参赛。嘉宾组比赛除面向省直各厅局委办和中直驻冀单位外,还积极动员各设区市及各高校符合条件的干部报名参赛;在竞赛组织方式上,把冀超冀甲、业余三对三篮球赛、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象棋等6个已形成届次的群体性精品赛事与省运会竞赛项目相结合,进一步扩大了群众基础。 体育惠民 享受更多“红利” 本届省运会的主题口号是“全民健身,激情圆梦”。旨在倡导全民健身,希望更多的人参与全民健身的热潮中来。体育部门立足群众基础雄厚、社会关注度高的项目,努力将本届省运会办成群众欢聚的节日,努力实现全民参与、倡导全民健身、增进全民健康。 同时,为了能让省运会的成果惠及更多群众,更多省会市民将享受到“场馆红利”。在省第十五届运动会结束之后,新建的比赛用的比赛场馆都将逐步对公众开放。另有一部分比赛放在大学、县市区乃至社区的场馆进行,既提高了现有场馆的利用率、节约了办赛成本,又潜移默化地引导这些场馆将来向社会开放,为群众健身提供更多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