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是教师节,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一天也是“世界预防自杀日”。有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自杀已成为我国15岁到34岁的青壮年人群的首位死因。导致年轻人自杀的原因有哪些,自杀者有哪些心理特征,自杀前会有哪些征兆?从家庭、自身、社会层面来剖析,自杀该如何预防?本期《大家养生》特邀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专家,为大家解读如何预防自杀的相关知识。》》》相关阅读:【大家养生】出汗多是肾虚?胖子和小孩更需注意 流这种颜色的汗可能是病 大家推介:郑诚,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治疗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委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委会文化与心理治疗学组委员;主译《精神分析人格诊断:理解人格结构》、《精神动力学咨询与治疗的精要:再现往昔》等著作。 一、自杀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自杀的类型有哪些,能不能分别介绍一下? 郑诚:自杀的主要类型分为几种,一种叫利他型,是指自杀者考虑到如果结束生命可能会对别人有好处,比如疾病缠身的人为避免连累家人而自杀等。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自杀叫泄愤型,是指为了要“报复”某人,如果自杀的话肯定会对对方造成很大的伤害,让你内疚,用自杀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愤怒。还有一种可能跟抑郁症患者有关,因为抑郁的情绪比较多,觉得活不下去了,很多事情没办法解决,所以认为自杀是唯一的方式,只有自杀才能获得解脱。这是三种比较常见的类型。 二、目前自杀的总体情况是怎样的,是否存在性别、地区、年龄等差异? 郑诚:我们的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从1997年成立的心理援助热线,到2016年升级为24小时的心理援助热线,每年大概会遇到将近10例是比较严重的有自杀倾向的来电者,以去年为例,可能会出现一些即将要自杀的来电者。 从总体情况来看,地域、性别的差异不是特别大,包括青少年、老人、男性、女性都有,但是会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比如因为情感类问题比较多,如失恋、离婚、亲子关系遇到问题等,都是集中在情感问题的纠结方面。 以我遇到的情况来看,中年人可能情况更多一些,因为他们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面临的压力也是多种多样的,再加上工作方面又有重重压力,各种压力集于一身可能就会导致崩溃,所以出现自杀的念头也就比较多见。
三、自杀的诱因有哪些? 郑诚:一是因为现实的因素,如因为某种事情觉得走投无路,或患了重病的人觉得治疗没有希望,一时间想不开想要自杀等。第二是心理方面的因素导致,在认知上觉得没有办法理清楚遇到的困难,觉得自身的力量非常弱小,自我价值低,自尊感或自我肯定都是不够的,再加上周围没有力量支持,甚至还会有一些反对的、讽刺的、疏远的声音出现,就会导致自杀倾向。还有一些社会层面的诱因,类似于传染型,例如媒体详尽报道一些自杀事件,导致有人受到感染去模仿,而使社会上自杀或企图自杀者增加的情况。 当然也有和疾病相关,如临床上的抑郁症、双向情感障碍都是导致自杀的最主要的疾病,甚至双向情感障碍比抑郁症的自杀风险还要更高一些。抑郁症患者表现为,当一个人处于特别低落的情绪,不愿意与人交流,兴趣点逐渐减少,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来兴趣。 双向情感障碍是处在抑郁情绪和躁狂情绪交替发作的状况,当ta抑郁的时候,会出现情绪特别不好,流泪,不愿意跟别人讲话,但是过一段时间又会变得比较轻松和愉悦,甚至觉得自己做什么事情都很得心应手,对于周围人来说就不太能判别出来到底属于什么样的病症,可能会觉得ta是不是好了,或者想开了,对ta的关注就会减少,但其实ta是处于躁狂的阶段。过一段时间又切换到抑郁情绪当中。患者本人在这种交替发作的过程中更加不能忍受,难以承受这种痛苦,所以自杀风险就会更高一些。 四、有数据显示,全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自杀已成为我国15岁到34岁的青壮年人群的首位死因。导致年轻人自杀的原因有哪些?这方面遇到的青少年的例子多吗,典型案例是什么? 郑诚:以我所遇到的年轻人有自杀的念头来看,一般来说,第一是与考试成绩相关,特别常见于对自己要求比较高的学生身上。第二是谈恋爱,到了大学阶段由恋爱导致的矛盾、纠纷也比较多,两个人都比较年轻,没有恋爱的经验,分手之后觉得受不了,可能会出现伤害自己或对方的念头出现。第三是毕业要步入社会,不太适应职场和社会环境,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导致封闭自己,不愿意跟别人倾诉、交流,容易产生一些轻生的想法。这三类是年轻人出现自杀念头的主要原因。 青少年的例子也比较多,比如有很多自杀未遂的情况,他们的认知还没到成熟的阶段,也不太知道如何解决问题,所以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觉得无路可走就容易走上绝境。这方面的情况有:觉得成绩不如意,特别是在中高考没有考到理想的分数,自己接受不了再加上家人指责,一时之间觉得万念俱灰。
五、自杀者具有共同的心理特征吗?比较常见的心态有哪些? 郑诚:共同的心理特征有:觉得已经完全没有其他的办法了,好像自杀才能解脱,自杀才能感到愉悦、轻松,自杀才能报复到对方,让对方意识到你之前错得有多么地离谱,而他没有意识到其实有比自杀更好的解决方式。 自我价值感低,低自尊,自卑,这几种心态在自杀者身上比较多见。 六、自杀有哪些征兆? 郑诚:有很多自杀者在自杀前会跟周围人说,我心里面特别难受,简直不想活了,觉得活着没意思,甚至会有一些交代后事或遗言的举动。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格外引起警惕,这个人很有可能有了自杀的计划,至少是有自杀的念头。 七、从家庭,自身,社会等层面来分析,自杀该如何预防? 郑诚:从家庭的角度看,一定要给予自杀者更多的理解,当对方有很多东西或烦恼想要倾诉的时候,家人一定要愿意抽出时间用很真诚的心态去倾听。 对于自杀者本身,如果出现了兴趣降低,不愿意与人交流,或者经常一个人流泪、遇事想不开等,一定要引起警惕,要么是向家人或朋友倾诉,最好是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从社会层面来说,社会群体,包括媒体,医院,要加大这方面的预防,通过这种方式让大众更多的认识到自杀是一个什么样的心理过程,它的类型、目的、征兆和症状是什么,让更多人都了解和保持警惕,这样能更多的帮到大家,达到预防自杀的效果。 八、从导致自杀的因素看,什么样的患者需要入院治疗?有哪些治疗方法,效果如何? 郑诚:医院都会先对患者做评估,当发现患者已经有了自杀的念头,甚至已经准备好了自杀的工具,一般来说就应该收治入院了,否则一个想不开很容易就会发生一些极端的事情。 此外,当精神类疾病达到一定程度时,即使没有自杀倾向也会考虑入院治疗,当有了自杀的倾向更是要考虑进入封闭式病房,实行24小时的看护。 对于有比较严重的自杀倾向的患者,主要是采取药物治疗结合心理治疗,效果还是比较好的。以我的心理治疗案例来说,大概有60%~70%的病人是可以达到康复的。(文/赵晓莹 视频/韩喻)
往期推荐: 【大家养生】天热皮肤瘙痒怎么办 红花油、风油精等千万别乱用 【大家养生】“处暑”秋意渐浓 秋季吃这些可远离“秋燥” 【大家养生】只有胖人会得脂肪肝?我们对脂肪肝的误解有点多 【大家养生】男童被烫伤外婆竟在伤口撒盐 烫伤治疗“干货”请收藏 【大家养生】炎炎夏日靠空调“续命” 这种病你一定要小心 上厕所便便中带血!别慌!专家教你如何区分病症 上火了就要吃苦瓜?你对上火的了解只有一点点 青少年近视怎么预防与治疗?安医大二附院专家告诉你 夏季运动特别易受伤?你缺的是这份运动防损伤秘籍 夏季该如何养生?记得要做一个能“吃苦”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