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上有老”的中年读者们 本报记者寿亦萍 有两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8月30日,本报刊出《痴迷保健品20年,杭州80岁大伯几乎掏空存款》一文,读来令人感慨。这里,我们想给“上有老”的子女们说两句话。 第一句话:你的父母年纪大了。 人过了70岁,记忆力、学习能力下跌,脑动脉不断硬化,智力日渐退化,有的可能疾病缠身,有的可能有时固执、抑郁、吝啬、脾气暴躁,其实这些是不需要住院的大脑退化症状。所以,子女劝长辈不要花高价去买“保健品”的努力可能毫无用处,因为你的父母年纪大了,靠语言可能是不行的。 第二句话:父母有保健的刚需。 我们经常听到很多中年人说:“我什么保健品都不吃”“我什么保健品都不信”。对,你还年轻,你确实不需要吃保健品。但是,随着年龄增大,你父母的身体就会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你总不能反对父母追求“身体舒服一点”的权益吧?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保健品”公司,是算准了老人有“身体不适需要保健,心灵孤独需要慰籍”心理的。 那么,怎样避免类似情况不断重演?我们觉得:中年人孝顺方面要更加有所作为。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父母退休离开单位后,与社会的主要纽带就断了,精神上变得孤独;65岁以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记忆力、运动能力逐年退化,睡眠质量变差,脾胃功能减弱,即便所有体检指标都合格,他们的日常生活体验,与年轻时相比,都已经变得很糟糕。 70岁后,父母需要你每周两次以上的陪伴。 除了陪伴,你还应该先下手为强,抢占保健品这条“跑道”。你的父母有保健刚需。他们嘴上不说,内心有强烈需求。你满足了他们的需求,烦恼会少很多。 来听听名中药师的建议 杭州老字号胡庆余堂、方回春堂、种德堂、北京同仁堂,是补品销售传统渠道,我们可以信赖。 我们问浙江省中医院原药房主任、浙江省名中药师、我省名中药师、今年91岁的徐锡山教授:什么样的保健品适合老年人养生? 徐教授说:老年人身体有三个特点:虚、寒,瘀、滋补要能同时解决这3个问题,需要一个大复方来承担老年人养生的重任;第二,应该是容易消化的补品;第三,要久服,三天打鱼连天晒网很难达到预期。口感不好,价格太贵,服用不便,都无法做到“久服”;效果不明显,没有理由“久服”;不容易吸收,“久服”反而有害。 带着“要方便、要价格合理、要有效果、要容易消化、要质量可靠”这“五要”,我们问杭州著名老字号里面的老药工:老字号里有“五要”补品吗? 他们回答:近年来,服用黄氏益寿强身膏的消费者越来越多,近年流行膏方养生,黄氏益寿强身膏是膏剂,与黄氏响声丸同出一门,是22味中药大复方,满足老年人虚、寒、瘀的体质需求;膏方药物浓度膏,服用剂量小,容易吸收,口感甜美,容易守方;2000元不到可以服用3个月,价格合理。特别是老年人服用后,感觉到“吃了有力气”“白天精神好”,口碑不错。老字号还经常卖到断货。 黄氏益寿强身膏是无锡济民可信山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OTC药品,目前浙江省仅在杭州胡庆余堂、方回春堂、北京同仁堂三大国药老字号有售,需要的读者,可以自己到老字号购买:杭州以外读者可致电本报养生热线0571-85310794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