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谢小青
省十三运会(青少年组)乒乓球赛在高新区火热进行,场场比赛精彩绝伦,与此密不可分的是高新区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近年来,高新区大手笔投入,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学校体育工作,营造了浓厚的体育氛围,让高新区居民乐享体育事业发展的成果,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与健康。
大力实施体育惠民工程
掀起全民健身热
不管是晨光微露,还是夕阳西下,在平湖公园、船山广场、蒸水风光带等公共场所,总能看到跳广场舞、跑步、打太极的市民。他们舞动轻快的脚步,尽情享受休闲健身的乐趣。而这正是高新区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兴起全民健身热潮所带来的变化。
高新区始终坚持高起点、高规划、高档次的标准进行园区建设,积极贯彻落实《湖南省全民健身条例》和《湖南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将全民健身工作纳入本区“十三五”发展规划、年度考核指标和年度财政预算,大力实施体育惠民工程,使广大群众最大化享受体育事业发展带来的实惠。
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健身,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前提。近年来,高新区先后建设了5个公园、4个广场,这些公园和广场规模大、档次高、环境优美、体育设施齐备,为全民健身的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尤其是平湖全民健身广场,已成为衡阳市地标式广场。由篮球爱好者自发组织的平湖篮球联赛每年有50多支队伍参赛,是全市篮球爱好者最喜爱的交流平台,已闻名省内外。
为了让居民出门五分钟内就可以到达室外健身场地,高新区共安装室外公共健身器材617件,分布在32个居民小区。所有健身路径都进行硬化和美化,极大的方便了居民的健身运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高新区出台了《衡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户外公共健身器材管理办法》,安排12个健身指导员在健身路径点指导培训。每个健身路径点所在社区、村组都安排专人负责维修和维护,对相关责任单位和个人进行工作考核。
高新区所有公园和广场都是免费开放,财政给足经费,引进专业的物业公司进行管理。特别是平湖全民健身广场每年的运营管理费用就达70多万元,专业维护人员24人。
除了完善基础设施,高新区还依托各种体育协会和单位开展全民健身运动,要求每个社区每年必须开展2次社区全民健身运动活动,区内的单位机关每天做一次广播体操。
以高新区为主要阵地的衡阳市跳绳协会、太极协会、广场舞协会、排舞协会等,每年劳动节、全民健身日、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都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力求做到全民健身运动全覆盖。省十三运会开幕之前,高新区各街道、办事处举办了各具特色的活动,为省运会加油助威。
高标准推进学校体育建设
成绩喜人
体育事业发展得好不好,看学校体育的发展质量就能见分晓。
近年来,高区大力推进体育教学工作,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计划安排课表,开足体育课。区内所有中小学都高标准建设塑胶田径场、塑胶篮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排球场和人工草地的足球场,为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提供了保障。各校设立了体育工作专项经费,落实体育教师各项待遇。全区每年开展大课间评比活动,大大提升学生体育素养和技能。
经过不断发展,高新区五所小学的体育设施一流,体育教师队伍精良,成绩显著。华新小学、蒸水小学、祝融小学被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衡州小学被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祝融小学荣获“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学校”称号。
每年,高新区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竞技比赛,各学校上半年开展春季田径运动会,下半年举行区级冬季运动会,队列队形、跳绳、拔河等比赛深受学生欢迎,特别是区级小学生足球联赛,成为学校师生的最爱。衡州小学还将少儿体操引入校园,大力开展快乐体操,发现和培养了一批体操运动员苗子。
2016年,祝融小学荣获湖南省学生阳光体操节啦啦操比赛第二名;在2018全国青少年体育冬夏令营(湖南站)暨2018湖南体育新时代衡阳市威名体育“星火燎原”足球夏令营中,华新小学足球队取得“双冠王”荣誉,荣获乙组、丙组冠军在全国、省市各类体育竞赛中高新区均取得了优异成绩。
在学生体质健康数据上报工作中,高新区早计划、早部署,又快又好地完成数据上报任务。通过数据测试,各校进行数据分析报告,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体育锻炼,大大提高了学生体育素质的均衡发展,优秀率逐步上升。
全民参与、共享省运。以本届省运会为契机,高新区将继续大力发展体育事业,让老百姓共享体育荣光,共享运动带来的美好生活。(编辑:王丹 责编:雷昕 三审:李少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