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人群 > 拒绝佛系享受“不满足”生活

拒绝佛系享受“不满足”生活

时间:2018-09-11 06:57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未来网北京9月9日电(记者 谢深森)近日,北京的天空似乎换了一个色调,积攒了一个夏天的蓝都释放在这个初秋的天气,虽然午间的太阳光依旧很盛,却已经没了灼人的燥意,早晚带着凉意的风也让人倍感舒适。

但是63岁的徐女士仍旧觉得不够,退休后,没了工作的压力,她全部的精力都花在打理自己的时间上,她也计划带着老伴去旅行,尝试不同的养生方法。

在2018年北京国际健康旅游博览会上,像徐女士这样冲着旅行社来的老人还有很多,他们携着老伴儿,在不同的展区徘徊,认真比对各地的旅游资源,收集景区资料,和展区的工作人员探讨当地的旅游特色,期望找到一个打动自己的地方。

除了国内的各个景区,徐女士也完全不介意往国外跑,俄罗斯、欧洲都是她旅游规划的一部分。

在博览会现场,家住北京的黄先生和记者聊起了自己的旅游经历,自6年前退休后,每年的夏、冬两季,他都会前往各地旅游。

“主要是为了放松心情,”黄先生笑着说,“当然,天气热的时候去青海、西藏;冷的时候去三亚、广州,有时候也出国。”据了解,这两年,黄先生已经跑了三、四个东南亚国家,明年他还计划来一次欧洲行。

某电商平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老年人在机票、酒店上的花费越来越多,当中来自陕西、海南和河南的老年人们最舍得花钱旅游。最受老年人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为三亚、桂林、广州、澳门、越南。

老年旅游消费体现最为鲜明的就是三亚,每到冬天就会有不少老人,从寒冷的地方,乘坐飞机抵达三亚,在三亚这个温暖的地方度过冬天,等天气转暖之后,再返后原来居住、生活、工作的地方,他们拥有一个专属名词叫做“候鸟老人”。

在选择目的地的时候,是否能养生也成了影响老人们做决定的关键因素,从目的地的空气质量、气候温度,到饮食文化都在他们的考虑之中。比起年轻人“熬夜敷面膜、火锅配枸杞”这样矛盾的养生法则,老人们养生起来可是认真、严肃多了。

在博览会现场,黄先生和一位来自青海的景区工作人员聊了起来,感叹青海优质的空气质量和水质。这位工作人员还现场“抱怨”了自己在北京所住酒店的自来水,表示喝起来特别不习惯,这句话也让黄先生大为赞同。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给出了“斜杠青年”的定义,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

如此说来,现在的老年人比起忙碌的年轻人,“斜杠”的更加名副其实,他们可以是养生大师,可以是旅游达人,也热衷于不同的饮食文化、娱乐方式。

老人们对于展区用盐制作的雕塑非常感兴趣。正在向工作人员了解这些盐塑的保养知识。未来网谢深森摄

一位参观者正在向一名从事欧洲游的工作人员了解旅游项目和收费情况。未来网谢深森摄

博览会现场,养生药材大受观迎。图为一位工作人员正在向参观者介绍养生药材。未来网谢深森摄

多名参观者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体验养生器械。未来网谢深森摄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