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健康新闻 > 2017年什么时候立秋?立秋时间是几月几号几点 立秋节气养生吃什么

2017年什么时候立秋?立秋时间是几月几号几点 立秋节气养生吃什么

时间:2018-09-10 18:25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2017年立秋是早立秋还是晚立秋

  8月7日15时40分,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中国有句俗语叫“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意思是如果立秋时间在上午,则天气凉爽,立秋时间在下午以后,就还要热上一阵。

  今年的立秋时间在下午,接下来的日子会不会“热死牛”?气象专家表示,立秋后仍在三伏中的“末伏”内,暑气还一时难消,并不排除会有“秋老虎”来发威,但天气总的趋势是逐渐凉爽下来,像一早一晚是要凉快些了。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立秋并不意味着秋天的到来。天文专家解释说,因为“双中伏”的缘故,今年的“三伏天”共计40天,其中,8月11日入“末伏”,8月21日“出伏”。从时间段上来看,今年的立秋刚好在中伏和末伏内。暑气难消,往往到9月下旬才会凉快下来。

  立秋节气养生饮食吃什么好

  “秋后有一伏”,防暑热依然必不可少!立秋之日,民间素有“贴秋膘”、“啃秋”的习俗。从饮食养生上来说,秋季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季节,以在冬季到来时,减少病毒感染和防止旧病复发。秋季进补应选用“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具有这类作用的食物有茭白、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等。患有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人,可以服食具有健脾补胃的莲子、山药、扁豆等。秋季出现口感唇焦等“秋燥症”的气候,应选用滋养润燥、益中补气的食品,这类食品有银耳、百合等,可起到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补益作用。

  立秋节气养生食疗

  立秋节气养生小常识

  1、立秋饮食宜祛暑滋阴

  立秋时节,昼夜温差加大,在饮食上应坚持祛暑清热,多食用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医学专家认为,秋季燥气上升,易伤津液,因此,在饮食上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另外,多吃豆类等食物,少吃油腻厚味之物。

  考虑到天气还可能会依旧炎热,可多吃蔬菜、水果来降暑祛热,还可及时补充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代谢产物,起到清火解毒的作用。蔬菜应选择新鲜汁多的,如:黄瓜、冬瓜、西红柿、芹菜等。水果应食用养阴生津之品,如:葡萄、西瓜、梨、香蕉。另外需要提醒的是,立秋之后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因此,脾胃虚寒者注意不宜食用过多。

  2、立秋时节宜养肺护肝

  中医专家认为,立秋过后,肺与秋季相应,而秋季干燥,气燥伤肺,容易产生疾病,因此需要润燥、养阴、润肺。而此时,肝脏、心脏及脾胃还处于衰弱阶段,因此,立秋过后肺功能开始处于旺盛时期,因此要加强调养,使肺气不要过偏,影响机体健康。

  专家指出,要适当多润肺,多补充水分,少食辛辣、烧烤、油腻、伤胃的食物,相反,可多吃点果仁类的食物。起居还宜早起早卧,多呼吸新鲜空气,多做深呼吸,以及时排出体内的有害物质。注意不做剧烈运动,不过度劳作,可适度慢跑,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

  3、“秋老虎”依旧伤人

  立秋过后,我们会发现昼夜温差逐渐变大。白天炙热的气温到了晚上,就会开始变得清凉起来,因此,早晚温差过大容易引起频发感冒等。但立秋并不是真正秋天的到来。炎夏的余热未消,“秋老虎”甚至还可能虎视眈眈,而天气也逐渐转向干热。特别是立秋过后,还可能再处于炎热之中,而这种炎热气候有时候也可能要延续到九月,天气才能真正凉爽起来。因此,立秋后应当心“秋老虎”,小心中暑。

  为预防中暑,亲们最好要保证充足睡眠,注意补充水分,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以免因室内外温差过大引起“热伤风”。外出时,记得随身备好藿香正气、金银花露等防暑用品,同时做好防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