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富胜 汪庭云 编者按 合肥市临泉路第二小学始建于1950年,历经近70年的风雨洗礼,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完成了由茧化蝶的蜕变,学校先后获得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第十五届“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实践基地校”、安徽省红领巾示范学校、合肥市素质教育示范校等荣誉。 学校秉承“精进励新 笃实致远”的“精实”教育理念,以“立德行厚实之品、修意志坚实之学、成气质朴实之人”为育人目标,始终坚持金石文化核心理念即“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的引领作用,提出“让每一个生命温润而坚韧”这一核心课程培养目标。如今“三点半”课程已成为学校课程建设的品牌,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在2018年“两会”期间央视新闻频道播出。 目前教师拥有副高级3名,安徽省教坛新星1名,合肥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0名。今年秋季学期,该校又迎来了5位新教师表示热烈欢迎,同时向曾经和现在耕耘在合肥市临泉路第二小学的老师们表示节日的祝贺。 校长张海霞介绍,该校始终将教师视为学校发展的基石,今年为庆祝第34个教师节,学校先后开展了“我身边的榜样”教育故事演讲,廉洁从教——绿色教师节倡议书等活动,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同时鼓励教师持续严于律己,在三尺讲台上孕育出更多芬芳桃李。 白静:“获奖专业户”不甘现状挑战自我 在这批新进教师中,白静是唯一一个通过瑶海区绿色通道人才招考考进来的。在这之前,她已经在贵池区从教了4年。这四年里,白静像海绵一样的吸收着外界的营养,快速成长,先后获得安徽省2016年小学数学优质课评选活动(暨课堂教学比赛) 荣获一等奖、2017年”贵池工匠”系列技能大赛小学数学学科课堂教学比赛第一名,并获”贵池工匠”称号等诸多荣誉。撰写的多篇教学论文在市区级教学评比中均有不俗的成绩。 今年暑假,白静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通过选聘来到合肥市临泉路第二小学。这让身边的老师、朋友都感到不解:“工作没几年,已经站稳了讲台,拿奖拿到手软,为什么还要去折腾自己,去一所新学校?”白静心里自有打算。她说,自己想挑战一下自己,想让自己有更好的提升,所以她来到省城试一试,而之所以选择该校,自己最看重的是学校的校风。 “来之前做过一些功课,知道这所学校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为校园文化精神,短短八个字,简单明了,却是我一直追求的。”白静说,来学校报到时,看到学校一流的教学设施、三点半课堂开创性的设置农耕课程、航模课程和射击课程,全面培养德智体美劳的学生,她感觉很欣慰,“与自己所期望的校园别无二致。” 然而,全新的环境,全新的面孔,白静心底依旧有些担心。针对她这种已经有成熟教学经验的教师,该校下一步将推出各种教学平台,帮助其快速适应的同时,助力其在专业上有更好的发展。 郑奕慧:放弃白领生活圆了儿时“教师梦” 相比白静的“获奖专业户”,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平面设计、今年才考编进入教师队伍的郑奕慧则是“白纸一张”。问及为什么放弃已经稳定的白领生活,跨界进入教师队伍,郑奕慧说缘于心底割舍不掉的教育情结。 原来,郑奕慧的父亲是一名高中教师,从小在父亲的感染和熏陶下,“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个信念一直在脑海里萦绕,梦想成为一名教师的种子就这样悄然种下。 “这几年,国家鼓励非师范高等学校毕业生到中小学或者职业学校任教,给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这让我放下了顾虑。”郑奕慧说,下定决心后,从去年开始,她就自学考了教师从业资格证,今年又顺利通过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如愿加入临二小。 一朝圆了“教师梦”,郑奕慧既兴奋又忐忑。踏进校园的第一天,校领导就将一(3)班班主任的重任交给她。“真的很紧张,学校让我担当班主任工作是对我的信任,但我毕竟是非师范毕业的,没有教学经验,所以很忐忑。”说这话时,郑奕慧一脸的凝重。还好,开学这一周以来。学校领导的鼓励和关怀、同事的热情帮助,让她逐步理顺了工作头绪,也真正切切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 据校长张海霞介绍,为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掌握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学校已制定了2018~2019年度青蓝工程实施方案,下一步,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将与包括郑奕慧在内的近三年新聘、新进教师签订“青蓝协议”,通过系列培养后,达到“一年适应,两年胜任,三年出色”的目标,即通过三年的培养教育,让年轻教师在师德修养和业务能力上都达到胜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师岗位要求。 闫娟:用满腔的爱为学生撑起一片天 2007年大学毕业后,闫娟一直从事初中物理教学工作,在瑶海区另一所中学担任物理教师和理化生体组教研组组长,连续四年担任毕业班教学工作,历年中考理化生实验考试物理满分率达99%。 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业务能力,2017年9月我来到合肥市第五十中学西校,仍然担任初中物理教学工作,在这里,团队的互帮互助,让其收获很多,进步很大,期间其积极参加市区物理教学活动,并且获得合肥市中学物理实验说课比赛三等奖。 一路走来,闫娟边学习边思考。教学中,她发现每个班级都存在学困生,他们学习积极性不高,也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如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她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通过深入了解,她深刻体会到科学素养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她针对每位同学特点制定了详细的方案,通过实施一段时间效果显著,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也更爱物理了。 如今,12年过去了,闫娟累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准确把握中考动向,教学思路明确,方法独特,非常注重学生基础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今年暑假,她通过省考,以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加入到临泉路第二小学。 “从教路上欢乐多,我愿意用一生的时间,用爱来托起学生的一片蓝天。”闫娟说,自己将努力让更多的学生在科学教育上越走越好,让校园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 汪旸:新学期带领更多学生扬帆起航 小时候,每每被问到理想是什么,汪旸总是不由自主的回答:“老师!” 长大后,她实现了最初的梦想,成了教书育人的老师。于今年9月,加入了临泉路第二小学的大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