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之“针对老年人售卖保健食品药品,虚假宣传、欺诈消费问题” “一伙人冒充保健专家、教授和医生骗老年人,金额上千万”“老人想一元钱买收音机,却淘了近万元购买保健品”“‘老年生活馆’推销保健品,89岁老人被骗1.9万元”……近年来,借助名人造势、患者现身说法、“专家”推销等各种招数,老年人保健食品市场异常活跃。但只要你从网络上搜索“老年人保健食品”关键词,各种欺诈老年人的相关案例也见诸媒体。 今年遂宁市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中,将“针对老年人售卖保健食品药品,虚假宣传、欺诈消费问题”列入其中,这也再次将众人的眼光聚焦到了保健食品的虚假宣传、欺诈消费上。 记者通过梳理近年来遂宁市查处的虚假宣传保健食品案例发现,涉及虚假宣传的保健食品不乏冒充保健食品的普通食品,在宣传营销中,商家大多虚假宣称能预防、治疗多种疾病,1—3个月内见效。对此,市工商局消保科科长陈燕表示,把保健食品当成治病的良药是消费者普遍存在的认知误区,消费者应正确认识,避免上当受骗。 执法人员现场检查会议营销现场 案件 商家销售保健食品,大多宣称能治疗多种疾病 记者通过盘点市工商局、市食药监局近年来查处的保健食品虚假宣传、非法会销、欺诈消费等相关案例发现,借助名人造势、患者现身说法、“专家”推销是这些案件的惯用伎俩。据市食药监局特殊食品科科长杨兆明介绍,在这些案例中,针对免疫力调节的保健食品最多,其次为三高及心脑血管病、肠胃功能调节等,均虚假宣传能预防、治疗多种疾病,能在1—3个月内有效。 案件1 发布虚假广告 一公司被处罚款800元 “喂,工商局吗?有群众举报吉祥大厦6楼一公司非法宣传,请你们去查查!”今年4月16日,经开区工商分局接群众来电,反映遂宁市城区吉祥大厦6楼某商贸公司搞活动但与宣传内容不一致。 4月16日、25日,执法人员先后两次到该公司检查发现,该公司发放的宣传单上印有“广播电台,爱心关爱站——百孝之家,爱心收音机免费领”“百孝之家,关注健康服务生活,广播电台”等字样的宣传内容。此外,该公司经营场所内,还悬挂“热烈庆祝中国中医科学院宣传活动进驻遂宁”字样的广告横幅。 经执法人员现场检查,当事人无法提供各级广播电台和中国中医科学院等单位对当事人的授权或相关依据,于是责令当事人停止发布虚假广告,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处罚款800元。 案件2 普通食品当保健酒卖 一经营户被罚款3000元 大英县某超市经营户李某在其门市销售标识“贵州某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五步圣方苗秘酒”。 为提升“五步圣方苗秘酒”知晓率,今年4月至6月,经营户李某分别在大英县工业园区宝石岩村、蓬莱镇白鹤坡游乐场等地租用场所,聚集老年人开展“五步圣方苗秘酒”品酒大会,并对所售的酒进行宣传和推广。 “在宣传过程中,当事人以支付20元—100元不等的费用,请老年人在营销场所对该酒效果作证明,并制作为视频保存在电脑中用于宣传。”据执法人员介绍,在这些视频资料中,诸如“大英县宋叔叔糖尿病好转”“大英张阿姨胃病好了”“谭叔叔三高改善”等说法均非常醒目地做成了标题,并采用问答方式对商品进行宣传推广。 经查,李某所推销的标识为“贵州某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五步圣方苗秘酒”为普通食品,未取得药品或保健酒批准文号。根据《广告法》的相关规定,大英县工质局依法对当事人李某罚款3000元。 “这些老人之所以要现身说法,主要原因是李某在不同会销场所向这些老人支付了1000元费用,特别要求他们自己说‘喝了酒之后脚手灵活多了’‘疼痛改善了’‘这是喝出来的效果’等类似的语言。”执法人员介绍,这些“患病”老人现身说法具有极大的迷惑性,容易让其他老人混淆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的区别,引人上当。 案件3 虚假宣传荣誉 当事人被处罚款20400元 “喂,工质局吗?河边镇星花村庙子处,有人在搞会议营销,请你们快去看看。”接到举报后,大英县工质局立即会同大英县食安办、县食药局执法人员,依法对该会议营销场所进行了检查。 经执法人员现场检查,该场所桌上放置有包装标识为“贵州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出品、“贵州某酿酒有限公司遵义分公司”生产的“苗禾”牌苗王五步蝮蛇三通酒,在其产品包装上印制有“中国绿色环保品牌”、“国家中医医药管理局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推荐品牌”等宣传内容。在宣传桌,还放置有“苗禾”牌苗王五步蝮蛇三通酒说明书15张,供过往群众阅览。在这些说明书上,也印制有“中国绿色环保品牌”、“国家中医医药管理局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推荐品牌”等宣传内容。 执法人员通过民政部社会组织公众平台对上述情况进行了查询,并没有查询到上述荣誉颁证组织登记信息。鉴于该公司虚假宣传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条相关规定,对当事人处罚款20400元。 陷阱 五大“套路”既深且杂 屡有消费者上当 “气管炎彻底好了”“服用当天血压降低”……一直以来,这样的保健食品虚假夸大宣传不断被曝光,套路既深且杂,屡屡有消费者上当。 那么,市场上究竟有哪些宣传手段让想购买保健食品的消费者,尤其是老年消费者防不胜防呢?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借名人造势、打造养生讲座、塑造“养生专家”等都是一些商家常用的招数。老年人在选购保健食品、辨别保健食品宣传真伪时,要注意这五大“套路”: 套路1、药到病除 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广告往往夸大产品功效,含有绝对化用语和不实承诺,声称可以治疗某种疾病,如“根治”、“药到病除”等用语,或者以“无效退款”“无毒副作用”等承诺,严重欺骗、诱导消费者。消费者要切记,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声称治疗功效。 套路2、健康讲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