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4月电视荧屏低迷 收视率整体下降 第一季度轰轰烈烈的收视大战刚刚收官,一进入四月,电视荧屏一下就没了动静。收视率直下降,网络播放量也不见起色,这也让本该充满活力的4月荧屏,蒙上了一层灰色的雾霾。 先说说最近一天4月19日的收视,最高的《妻子的谎言》1.93的收视率还算说的过去,但看看排名第二的《想明白了再结婚》收视就到了0.831,随后的排名自然也不用再拿出来比较了。再往前看,4月18日的情况依然如此,只有《妻子的谎言》收视破1,第二名依然只有0.746。 把时间拉到十天前,4月9日,依然只有《妻子的谎言》收视率撑过了1,4月3日、4月4日连续两天,甚至都没有一部收视率能超过1。随便点开4月哪一天的收视排行榜,这样的收视情况都是常态。 但这并非是今年的常态,至少不是开年后这四个月的常态,因为前三个月的收视要远远好于4月。从1月到3月中上旬,每天有三部剧甚至以上收视率过1,而《武媚娘传奇》的平均收视率都在2以上,即便被“剪胸”,该剧多日收视率都保持在3以上。2月,《活色生香》大部分收视率都在2以上,《千金女贼》收视率不仅破1,而且也是持续走高。虽然3月电视剧收视率和前两个月相比相对较弱,但《锦绣缘》多次收视破2也是不争的事实,每天有两部剧收视突破1也并非难事。 播放量方面自是一样,和《武媚娘传奇》、《锦绣缘》这些剧在腾讯视频轻松破10亿的播放量相比,4月几部剧的播放量,确实一般。至于反响,4月荧屏上的几部剧不仅和今年播出的《武媚娘传奇》、《锦绣缘》、《千金女贼》等剧没法比,和去年同期播出的《一仆二主》、《我爱男闺蜜》也不可同日而语。 这一个个鲜活的数据无一不在证明着,今年4月,电视剧的播出进入了一个低谷,无论是收视率、播放量还是关注度,都面临着开年以来的最大危机。 传言:严查收视造假、最强综艺季影响市场?对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少人都进行了猜测,有人认为,近日收视率造假再度成为关注焦点,为避风头,各卫视相对都会有所收敛,造假现象大幅度减少,因此导致原本应该很“漂亮”的成绩单就有些捉襟见肘了。再加上4月并非开年、暑期这样传统的收视重点时期,因此,“造假人士”自然不必在这一月份太费力气。 对于收视率造假,业内人士不愿过多谈起,但也有业内人士透露,虽说是打击收视率造假,但成效甚微,她甚至还举例称,大家都是知道某收视强台收视率造假,但该台却并未有所收敛,因此,所谓的严查、严打收视率,并不是4月电视剧收视率下滑的原因。 综艺来袭影响电视剧播出?卫视:有利无害和往年相比,今年的综艺季提前到了4月,有业内人士认为,《奔跑吧兄弟》等节目的开播,似乎也对电视剧收视有所影响,甚至可以说是电视剧市场的强敌。 对此,卫视方面并不认同,有卫视的工作人员直言,电视剧和综艺是“两条腿走路”,基本不会对彼此产生不好的影响,而综艺节目播的好,对电视剧的收视也会有所助益,“综艺节目播的好是会带动电视剧的,往往综艺好电视剧就能好,这是互赢的。而且如果综艺播的好,对整个月的收视份额提高都会有影响,并不会影响电视剧的播出。” 真相:一剧两星压缩成本 卫视编排也分主次导致今年四月电视剧播出无起色的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一剧两星”政策的实施。业内人士纷纷表示,政策颁布初期,制作公司还没有摸准市场的脉搏,因此,最先想到的应对措施就是降低成本,因此导致电视剧整体质量下降。 “‘一剧两星’出来之后,某些剧就立即减咖司、减费用,造成一些本来是中上的剧迅速下滑到了中下等。”剧评人黄娟说道,“对片方来说收入减少了,而且生活剧的收入是减少最多的,因为生活剧不是一个大的剧种,它从卖四家卫视到卖两家卫视,虽然每家卫视的购剧成本都增加了20%到30%,但是还是没有办法弥补制片方的亏损,没法弥补他损失的利润,所以片方只好拼命减投资。” 天津卫视电视剧购买总监张弛也直言,去年上半年“一剧两星”政策出台后,影视公司在电视剧的拍摄上也有所保留,“好多公司大约有半年都不敢拍戏,造成好剧的量也少了,所以大家在买剧、编排上也有起伏。” 而从目前已知的生活剧来看,黄娟直言,除了即将播出的《虎妈猫爸》外,目前没有一部剧能达到去年同类剧的水准,而这一情况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收视率下降,“电视剧成本减10%,收视就得降两个点。” 某卫视的工作人员也表示,“一剧两星”后,虽然卫视的购剧成本有所增加,但压力依然不小,而且好剧的储备量也不足,“一部剧卖给两家,肯定不会像卖四家这么便宜,对于卫视来说,花很多钱买一两部好剧,就要花相对便宜钱去买性价比比较高的剧,但这种性价比比较高的剧可能没有大的制作、大卡司。而且即便大家都抢好剧,储备量也不像以前那么足了,势必会播出一些收视、口碑没那么好的剧。” 君和传播副总李军透露称,电视剧制作以及收视其实也和“二八定律”十分契合,每年真正有影响力的口碑好、收视高的电视剧也就在20%的范畴内,80%都是很平常的电视剧。再加上“一剧两星”的影响,不少电视剧质量下滑,收视上的差异也就会更加明显。 真相二:同类剧扎堆 卡司不够大内容无创新和此前电视剧种类繁多,古装、抗战、谍战等各个种类都有不同,四月的电视剧大多集中播放都市、家庭类型的电视剧。近期播出的《天使的城》、《妻子的谎言》、《想明白了再结婚》、《我为儿孙当北漂》、《酷爸俏妈》等等,基本上都是同类型题材。 为何每年一到四月,这类题材扎堆异常严重?剧评人黄娟透露,电视台排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规律,“一般来说是春天档会播一些古装剧和神剧,这样的剧热闹,全家都会看。到了4月以后基本进入女性剧场,一般男性开始不看电视了,所以家庭、都市剧会播的比较多,这个是收视惯例。” 不仅如此,各家电视台之间也存在广告竞争,“你播这种类型我也播这种类型,因为大家争取的是相似的广告投放,也就是说这个阶段全国广告商倾向投资这类剧的广告。”黄娟补充道。 张弛也表示,广告确实对卫视购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导致同类题材剧容易扎堆。此外,卫视在编排上也有一定的比例,“总局要求现实题材的比例占到播出的50%,一线卫视都是按照这一比例播出的。而且今年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好多抗战题材的电视剧都放到9月播出,所以这段时间都市题材电视剧比例会比较大。” 虽说是题材扎堆,但去年同期电视剧的收视率不仅不惨淡,《一仆二主》、《我爱男闺蜜》等还引发了不少的话题。“这说明生活剧式微。”黄娟直言,“生活剧和狗血剧最大的不同就是,生活剧事不能相似的,一有相似收视就会降。”遗憾的是,黄娟表示,近期接连播出的几部生活剧,不是不够接地气,就是剧情、桥段让人似曾相识,没有新鲜感。 君和传播副总李军也认同这一观点,他表示,观众也需要换口味,“这种题材剧去年,前年很多,没有太多新鲜感。而且大家拍来拍去都差不多,很难玩出新花样,观众有疲劳期了。” 还有一个原因,去年几部生活剧之所以播的好,除了剧本以外,张嘉译、闫妮等演员的选择也让人有新鲜感,但今年播出的这几部明显没有太大的明星效应,“因为生活剧是要大卡司支撑的,生活剧对演员要求很高,即便只有一句台词也都必须是专业演员,但目前的一些剧并不是这样。”黄娟解释道。 真相三:排播也分轻重缓急 电视台进入休整期对于电视台来说,刚刚从第一季度的收视大战中撤下来,还是需要时间稍微缓一缓,如果都是密集地播放大剧,电视台也吃不消。 某沿海卫视的工作人员透露,第一季度之后,4月份电视剧播出有回落是正常的,卫视也需要进行休整,“其实每年都有,只不过今年表现特别明显而已。”该工作人员还表示,一般电视台会把好剧放在开年和暑期两个时间档,中间几个月再放上几部不错的家庭剧,“比如今年《虎妈猫爸》很适合,像去年《大丈夫》也是很适合的。”只不过,和往年相比,受到“一剧两星”影响,今年上乘的生活剧确实数量有限。 再加上往年一部剧可以在四家卫视播出,自然反响就更大些,“那时候觉得好像每家卫视都有这部剧,收视、口碑都很好,但‘一剧两星’后一部剧最多两家卫视播,可能不会有太多的传播力度,有些观众可能就会关注不到。”该工作人员说。 李军也直言,电视台在排播的时候也有轻重缓急的节奏,第一季度之后,电视台进行适度地调整是正常的,而且电视台购剧压力增大,也需要有一个缓冲的时间,“编排上第一季度开年大戏释放了之后,目前趋于缓冲的阶段。卫视在这个阶段播的戏就不是话题性强、阵容强大的了。卫视的重点档期是开年、暑期档还有就是十月左右的招商前期,其他时间的剧相应就没那么大了。” 前瞻:《虎妈猫爸》来袭 《华胥引》或将播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