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9月02日 04:10 工商时报 吴瑞达
几年前,大陆速食麵、啤酒等食品,被越来越挑剔的消费者扬弃,他们找的理由是「消费升级」。而现在,包括速食麵、啤酒、榨菜、二锅头等低价商品再获青睐,是消费者穷了?还是「消费降级」了? 大陆媒体报导,8月27日晚间,康师傅控股公布了1份漂亮的半年报,2019年上半年,该集团营收额309.96亿元人民币(下同),年成长8.5%;税后盈余13.06亿元,年增86.59%。其中,速食麵销售额达111.34亿元,年增8.4%。 康师傅的对头统一也传出捷报。今年上半年,统一企业中国营收112.24亿元,年成长6%;税后盈余7.14亿元,年增25.4%。其中,速食麵业务营收41.52亿元,年增8%。 对照先前「消费升级」时的情况。2013年~2015年,康师傅控股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9.40亿美元、102.37亿美元和91.02亿美元,净利则从4.08亿美元下滑到2.56亿美元,3年来接近腰斩。 泡麵搭檔 消费者青睐 「麵条啤酒,越吃越有」,吃着泡麵,配个榨菜,喝着便宜的啤酒、二锅头,这样的画面,美不美?事实上,今年泡麵搭檔们的业绩,表现确实不错。 除了速食麵外,顺鑫农业7元1瓶的牛栏山二锅头,与每包0.5元到3元的涪陵榨菜,今年来普受消费者青睐,也成为消费降级的代表。 华润啤酒、珠江啤酒和重庆啤酒的营收和净利,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而生产二锅头的顺鑫农业,上半年营业收入72.33亿元,年成长10.45%。涪陵榨菜日前公布2018年半年财报,今年上半年公司的营业收入10.64亿元,比去年同期成长34.11%,税后盈余3.05亿元,年成长77.52%;总资产达26.5亿元。上半年仅榨菜一项营收8.95亿元,占总营收84%,与去年同期相比成长33.3%,毛利率达56.48%,是该公司第1大主营业务。 涪陵榨菜2010年11月,正式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从1家榨菜手工到上市公司,歷时10年。年初至今,涪陵榨菜股价上涨53.74%。顺鑫农业股价涨幅则达126%。 相对于传统低价商品的另一头,作为城市白领的标准饮食、消费升级代表的星巴克,却开始受到冷落。 7月底,星巴克公布2018年度第三季财报显示,亚太区营运获利率年衰退7.6%,中国区门市同店销售年衰退2%,是中国市场9年来第1次下降。 上市的啤酒企业股价上涨,大家还可以认为是世界杯足球赛期间的影响。但直到涪陵榨菜和顺鑫农业的股价涨到「高攀不起」时,大家才反应过来:消费降级了。 大陆消费降级现象,是如何产生的? 华泰证券宏观研究报告指出,消费降级现象的原因之一,是提前消费,当消费水准超出消费能力,表观会体现为对部分其他产品的消费降级。 部分族群 消费结构转变 另外,消费降级,其实只是部分族群消费结构变化。中国民眾消费结构,近几年出现明显变化,食品菸酒、衣服等生活必需品,消费的比重逐年走低,交通通信、家具、家电、教育文娱、医疗保健等耐用品和服务类消费比重不断攀升。 部分群体「消费降级」,主因在于,随着居住、汽车、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支出的增加,在总收入固定的情况下,对生活必需品消费的压缩,体现出的是消费结构的调整。 大陆网友的一句顺口溜:「喝啤酒不喝鸡尾酒,榨菜配着二锅头,骑上摩拜遛一遛」,成为当下的潮流。 禁止酒驾饮酒过量有害健康 (工商时报) 付帐的手在颤抖 滴滴敲响共享经济警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