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威尼斯电影节又开始了。深焦DeepFocus小分队也已经在水城集合,开始了繁忙的看片任务。今年威尼斯片单上仍旧是星光熠熠,值得期待的影片也非常多。我们会每日为大家带来最新的前方报道。第一天,备受瞩目的开幕片《登月第一人》和阿方索·卡隆由Netflix出品的《罗马》重磅亮相,一下子让前方记者们一阵兴奋。来看看深焦DeepFocus小分队成员是怎么说的吧! DAY 1
罗马 Roma 导演: 阿方索·卡隆 制片国家/地区: 墨西哥 语言: 西班牙语 / 英语 上映日期: 2018-08-30 片长:135分钟 Peter Cat 80 阿方索·卡隆无疑是当代视觉调度大师,《罗马》里为之叫绝镜头也络绎不绝,尤其是对大场面群演中后景的非凡掌控,成全了《罗马》这一幅宏大的墨西哥70年代浮世绘。但电影让人困惑之处在于,这个与导演紧密相连的“童年往事”却出奇的抽离,缺乏一个介入过去的有效视角。从私人记忆角度来看,影片无疑太冷峻太客观;而从历史叙事视角来讲,《罗马》格局又太个人太细枝末节,尤其是游离在家庭和社会之中的女仆部分,充当隐喻的设计感太强。在革命日再次遭遇孩子的父亲,还紧接着产子,怎么听都像是中国坊间盛传那种某事件一句话小说的格局。 车小爷 71 音效的确出众,运镜可成教科书,但全篇铺满BGM,细节构图处处照应,表现欲横溢。《罗马》可能是“爽片”的一种,引起生理反应与《速度与激情》作用可以类比,细腻黑白调色,一流视听,女性题材,政治指涉,“丰富”的生活细节,在此之下狗血故事也咸鱼翻身成动人史诗,上来就叫观众心潮澎湃。就像一个完美优等生,处处妥帖如薛宝钗,可以被热捧,也可以被不喜欢。整部电影圆满到不可思议,其实极端的两头是相连的,《罗马》朴素的线性叙事,雕刻诸如捡狗屎冲洗地板、孩童的“前世记忆”、身体检查和生产过程(从送医到进电梯到主刀医匆忙术前消毒),数不胜数的生活感细节,似乎都指向一部静水流深的伟大作品(更别说“恰到好处”的历史穿插更是加分)。但就像无法跨越的阶级壁垒,小布尔乔亚怎么努力“深入生活”都甩不掉千金大小姐的影子,作为一部试图描摹社会底层、女性苦难,试图以小见大的电影,它的企图实在too good to be true,135分钟看下来,眼高手低,不免腻味。做了这么多无用功,最后就出来是一个好看,但其实一点都不深刻,对我来说是一个爆米花片了。
登月第一人 First Man 导演: 达米恩·查泽雷 主演: 瑞恩·高斯林 / 克莱尔·芙伊 / 巴勃罗·施瑞博尔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8-08-29(威尼斯电影节) / 2018-10-12(美国) 片长: 138分钟 Peter Cat 78 航天片本质都是灾难片,《地心引力》已经把这个逻辑演示得很清楚,所以《第一个人》说到底也就是《最后一个人》,如果单拎男主死里逃生最终登月这条线,从生理到心理都算精彩好看的。相比之下,家庭戏社会戏篇幅不小,但俗套也表面。毕竟,阿姆斯特朗本质就是一个历史符号,一个本质里仅由表征构成毫无新鲜事可挖的棘手电影题材——确实不容易拍。伦理关系表述对全片真正伤害是把本片变得啰嗦和拖沓了,也搅乱了灾难部分节奏和力度。不过作为航空迷,影片可看性还是很强的,比拉拉蓝好看。
双面生活 Doubles Vies 导演 、编剧: 奥利维耶·阿萨亚斯 编剧: 奥利维耶·阿萨亚斯 主演: 朱丽叶·比诺什 / 吉约姆·卡内 / 樊尚·马凯涅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语言: 法语 上映日期: 2018-08-31(威尼斯电影节)/ 2019-01-16(法国) 片长: 108分钟 车小爷 75 掉书袋可以,但讨论对现代生活纸质书与电子书矛盾,进一步到知识与信息的廉价化和泛滥,滔滔不绝引经据典,也没说出来什么。再融进错综的“法式”人物关系,一点小聪明的调笑,阿萨亚斯的话唠闲笔小品,跟《伊斯梅尔的幽魂》距离还是挺远的。 Peter Cat 70 几乎所有场景的出现,都只是为了对话展开,那阿萨亚斯索性不如写一本书,而不是拍这样一部既不够商业又缺乏美学和调度的喜剧。阿萨亚斯到了这个年纪突然来这样一出话题堆积,看不出野心,俏皮话连篇的游戏之作,让人着实有点看不懂。当然抛开无关痛痒的电子书产业,两性关系里诚实/欺骗的双重性,借由小说虚虚实实的本性,在某些段落被精彩陈述。但如若阿萨亚斯放下知识分子气式拆解和堆砌,而是老老实实用自己电影倾诉他自己的秘密,这应当是一本真挚的好书。
眼中明珠 The Love Trilogy: Stripped 导演、编剧: 亚龙·沙尼 制片国家/地区: 以色列 / 德国 语言: 希伯来语 上映日期: 2018-08-30(威尼斯电影节) 片长: 90分钟 车小爷 77 |
上一篇:石山披绿装 碧落龙磊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