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人群 > 两性 > 四百味探秘中国心理症候群,深度专访一家开设七年的北京心之爱心理咨询

四百味探秘中国心理症候群,深度专访一家开设七年的北京心之爱心理咨询

时间:2018-08-30 15:04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四百味专访北京心之爱心理咨询机构#

四百味探秘中国心理症候群,深度专访一家开设七年的北京心之爱心理咨询

一对一个案咨询,是心理咨询领域十分传统且专业的咨询方式。其涵盖了心理学领域最正统的学派应用,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那些享誉世界心理学的先贤大师均是在这样的交流中奠基起璀璨的心理学流派,为后世的人文、社科、医学……建立起一系列的理论根基。

但国内目前的心理学咨询,却更多是被“旁门左道”所裹挟,使经典咨询方式淹没于舆论焦点之外。

采写丨尹磊

北京心之爱心理咨询创始人陈珂含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位强迫症患者:从三元桥地铁站到国际港的咨询室,正常情况下,一个人步行大约15分钟左右,但他几乎每次都有走上一个小时。他腿脚灵便,没有任何问题,真正的影响因素是,他不断被某种内心抗拒的闪念所阻碍,一旦途中某个场景让他产生了相应联想,他就必须折返重走,否则这一整天都无法正常生活。紧接着,他又会陷入先迈左脚还是右脚的纠结。循环往复,即使路人投来异样的目光,他也习以为常。

这样的强迫症人群陷于极大的焦虑与痛苦中,即使坐在北京心之爱心理咨询创始人陈珂含面前,他们也无法暂停习惯的行为怪癖,手臂颤抖两下或者三下,用眼睛扫描房间的每一个角落,不断确认房门是否关严……每一个细节都丝毫不敢怠慢。

在北京心之爱心理咨询创始人陈珂含的两所咨询室里,每天要接待二十位相似的人群,只是病情有轻重之分。类似上面的咨询者,问题已经是比较严重的了,他们平日几乎无法出门,长期待在家里,生活和工作都无法正常进行。而对这类人群提供帮助,尤其是一对一的个案咨询,对咨询师有着很高的要求。

心理咨询在中国,本身就存在国家不疼、市场不爱的尴尬,这让国内本就不大的心理咨询领域出现了本土化的畸变,很多心理机构创始人到处演讲、做心灵导师来支撑咨询室生存,或为企业做团体EAP项目,甚至成了某些两性交友的工具……这些新型生存方式,不断带偏了心理咨询的本源。

然而在国内,那种我们在美国影片中常见的咨询,既一对一个案咨询,几乎是一个稀有物种。

四百味探秘中国心理症候群,深度专访一家开设七年的北京心之爱心理咨询

△ 沙发、书架等等一系列铺陈,都在给咨询者一种old school特有的理论与学术质感,所有的元素都在告诉你——心理咨询,是一项严谨的科学仪式,咨询者会把自己暴露于世,深入意识深处的恐惧

心理咨询师:从自救到救人

很多心理咨询以及精神科医学的从业者,他们进入这个行业是怀有一个自救心态的,为了弄清楚自己的问题,才进入这个行业。而且他们对人有着极大的兴趣。但真正进来之后,很多最初的兴趣就挥发殆尽了,因为他们看到很多事情其实没有那么美好。尤其是不断有负面的情绪和场景扑到面前,焦虑的氛围如影随形。

北京心之爱心理咨询创始人陈珂含也有过这样的困惑,他在这个领域做了16年,前5年一直供职于公立医院。当看到有些精神科病患被五花大绑的抬进来,入院后又被固定在床上,被按着打针,那种场面很多人最开始无法接受。

“到底是在帮自己,还是在帮别人?”她在开始的几年实际上并没有弄明白这个问题。在精神病专科一些强硬控制病患的场面,一度给她带来巨大冲击。

看着身体扭曲的病人,陈珂含问自己:“人怎么能活成这个样子?”

突然间,她想明白了,她一直在试图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人是怎么抵达他们生活中的各个阶段,尤其是在精神上。她在那时候甚至还怀疑自己是个抑郁症患者。她觉得自己需要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她去了一趟非洲大草原,跟当地的志愿者、宗教人士等形形色色的人接触。

宗教和人种的跨度,挖掘出了她对心理学探究的最初动机,“我想研究的,其实是人。”

严肃的对谈:一对一个案咨询

一对一个案咨询,是心理咨询领域十分传统且专业的咨询方式。其涵盖了心理学领域最正统的学派应用,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那些享誉世界心理学的先贤大师均是在这样的交流中奠基起璀璨的心理学流派,为后世的人文、社科、医学……建立起一系列的理论根基。

而且,这类咨询的小时数,是衡量一个心理咨询师资历的最有力凭据。在与陈珂含交谈的三个小时里,笔者坐在咨询者的沙发上,不断再现着专业心理咨询的情景。这是一种猎奇、恐惧、怜悯交织的心理变迁过程。他们以弗洛伊德、荣格的精神分析;马斯洛、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奈瑟的认知心理学等学派模型,从咨询者的内心沼泽中进行着击碎和重建。

对专业设置的重视以及对专业精神的追求,让陈珂含区别于市场上的心灵鸡汤。室内古典的沙发、书架等等一系列铺陈,都在给咨询者一种old school特有的理论与学术质感,所有的元素都在告诉你——心理咨询,是一项严谨的科学仪式,咨询者会把自己暴露于世,深入意识深处的恐惧。

深入恐惧,寻找心理问题的症结

1900年左右,似乎是人类探究内心的一段黄金时代,不但出现了弗洛伊德、荣格等重要学派领袖推动心理学研究,就连洛夫克拉夫特也在那个时候回答了人类最深的恐惧源于何处。

最大的惧莫过于面对未知。这不单单是克苏鲁神话的最底层基调,也是心理疾病的一个幕后黑手。

四百味探秘中国心理症候群,深度专访一家开设七年的北京心之爱心理咨询

△ 二十世纪初,在心理的探究上,不论是科学和文学,都是人才济济的时代,图为克苏鲁神话开创者洛夫克拉夫特

当一个孩子自小从父母那里获得的情感反馈变成一种奢侈,那这个孩子的情感波动阈值就变成了一个未知数值,他丧失了喜怒哀乐转变的那个开关。这个问题就会导致心理上的一系列病变。

陈珂含有这样一个来访者案例:这位来访者一次和妻子乘电梯,同时有两部电梯都到了,妻子非要坐其中的A电梯,而他不想,他想坐另一台。但妻子在没有看到他的反应的情况下把他拽进了A电梯。他心里是不高兴的,但他自己却没有意识到,更没有表达出来。然而他的心理反应开始明显发作,他不断扫视电梯里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电梯里每个物体都让她感到十分的不安,甚至整个一天的情绪都大受影响,陷入极大的不安全感当中。

“在他妻子把他拽进电梯那一刻,他内在的恐惧的开关被启动了,但他自己却毫无察觉。”北京心之爱心理咨询创始人陈珂含对《四百味》说。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