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运动养生 > 瑜伽 > 致公党员熊红霞:“我要带残疾人朋友看看外面的世界”

致公党员熊红霞:“我要带残疾人朋友看看外面的世界”

时间:2018-07-16 16:53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时下,出门旅行已经成为国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畅游祖国大好壮河山、饱览各地风土人情,都不再是一种奢侈。然而,就在我们身边,还有大量的特殊人群因为肢体残疾等原因,无法像正常人一样去实现他们“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美好愿望。

在四川,有一位年轻的致公党员带领着她的团队从帮助残障人士出行、推动“无障碍”设施发展开始,不断拓展助残公益服务平台,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残疾人朋友们“圆梦”。她就是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理事、“圆梦之旅”无障碍爱心联盟和中国残疾人旅游同业联盟发起人、四川圆梦助残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致公党中央社会服务委员会委员熊红霞。

有爱无“碍” 开启圆梦之旅

清晨的成都,经历着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的交通早高峰时段。此时,一辆向着城南方向行驶的大巴车上,熊红霞正站在车内过道上,一字一句地带领车里的残疾人朋友们学习手语歌《隐形的翅膀》,悠扬的歌声夹杂着欢声笑语传出车窗。美丽的巴山蜀水名满天下,在成都,每天都有无数满载游客的旅游巴士穿梭往来。然而这辆大巴车在全城却是绝无仅有的——这是四川省第一辆特制的无障碍大巴。

出行前,一台升降机从无障碍大巴下部缓缓伸出,部分残友摇动轮椅登上去,升降台便平稳升起,当上升到与车厢内部地面平齐时,残友们就可以自行进入车内。“两年前,我们由成都市慈善总会提供全程免费公募资质,通过网络平台发起众筹,在527名网友及爱心企业的募捐支持下,为这台大巴完成了50万元的善款众筹。” 熊红霞介绍说,为了保障肢残人士的出行便利和安全,她多次赴全国其他城市对无障碍出行工具进行考察,这辆无障碍大巴车内的无障碍设计等工作都经过了反复论证,“没有这台车时,带残友们出门,上下车我需要去背、去抬他们,相当吃力还不安全。”如今,残友们想去哪里“说走就走”,这台印有公益服务中心logo的大巴车成了名副其实的 “圆梦”载体。

致公党员熊红霞:“我要带残疾人朋友看看外面的世界”

圆梦公益中心组织的“无障碍”出行活动。

这天,大巴之旅的目的地是距离成都市区50公里的黄龙溪古镇。下车后,眼前潺潺流水上一座古朴美丽的廊桥吸引着来往游人。残友们精神抖擞,竞相摇动轮椅爬上过桥的坡道,熊红霞和志愿者们则在后面帮忙推车。尽管没有一个台阶,但轮椅上坡仍旧相当吃力,熊红霞说:“普通人没有使用过轮椅,很难体会残疾人的感受,建设一个坡道对残友出行就是莫大的支持,但很多旅游景点往往都疏忽了这方面的设计。”

通过廊桥后,残友们在河岸边练习起康复瑜伽,吸引了不少人围观。“你好,我是从甘肃那边过来旅游的。今天,我能不能也作为临时志愿者,加入你们呢?”一位女游客悄悄拉着工作人员“毛遂自荐”。得到许可后,这位阿姨马上开始帮助残友们拿器械、推轮椅,她表示,帮助残障人士很有意义,自己很高兴能有机会参与其中。

致公党员熊红霞:“我要带残疾人朋友看看外面的世界”

圆梦公益中心瑜伽班的残友们进行康复训练。

在黄龙溪的出行过程中,大部分道路在台阶边加修了坡道,但仍有一些地方轮椅无法通行,残友们需要由志愿者搀扶协助。但大家始终都兴致勃勃,摄影社的残友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按动快门,记录下一路的美丽风景和愉快回忆。“我们平时带残友出门常常会引起路人的围观,一开始面对这些陌生的目光,残友们可能不适应。但长远来看,这不仅能推动他们融入社会、增添自信,同时也能向健全人宣传无障碍出行的概念,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意识。”熊红霞感慨地说,“虽然残友们的肢体不如正常人健全,但通过接触我们发现,他们内心是善良质朴的,任何友善的帮助或支持都会令他们深受感动和鼓舞。他们比我们更懂得珍惜,更渴望来自他人的理解和关心。”

熊红霞上大学时读的是旅游专业,毕业后一直经营着自己的旅行社,事业顺利发展、家庭和美幸福的她这样形容曾经的生活:“以前,我每天处理完公司的事情后,除了照顾家庭和孩子,就是打打麻将或约朋友们玩儿。生活在有‘天府之国’美名的四川,那时的自己满脑子都是吃喝玩乐、享受生活,虽然也会自己出钱做一些小公益,但从没想过会这么深入地参与到残疾人事业发展中。” 2014年的一天,一位肢残朋友的代表刘宇康找到熊红霞,说他们想去九寨沟旅游,但是跑遍整个成都没有一家旅行社愿意接待,他恳求熊红霞为他们圆一次走出家门的梦想。熊红霞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刘宇康等残友的请求,并决定组织一次“三百残疾人圆梦九寨”的活动。闻讯赶来报名的残友人数之多远超熊红霞的预想,名额很快报满。这时,一个叫周明芬的残疾朋友从洪雅东岳村打来电话,苦苦请求给她一次走出家门的机会。熊红霞和同事们为此驱车来到东岳村,了解到周明芬20岁时不小心从树上摔下来,瘫痪后整整在床上躺了15年。前几年才有了一台轮椅,但在完全没有无障碍设施的农村轮椅根本排不上用场。推己及人,熊红霞更加坚定了要带着残友们出去旅行的信念:“像我这么喜欢旅游的人如果一个月不出家门都会觉得烦躁,真的无法想象一个人20年都没走出过家门是什么样的感觉?”

为了前往九寨沟,残友们不仅要做好受人歧视的心理准备,还因为身体原因需要准备很多物品,如成人纸尿裤、导尿管、轮椅、打气筒、便盆等等。有些残疾朋友为了不给志愿者们添麻烦,连水都不敢多喝,中途吃饭的时候连车也不下,对健全人来说顺理成章的事在残疾朋友身上却是举步维艰、障碍重重,一个小小的台阶在没有人的帮助下对他们来说都是珠穆朗玛峰。“活动当天,现场很多人都感动得哭了,活动结束后我还陆陆续续收到的上百条残疾朋友发来的感谢短信以及祝福短信,这些对我来说异常珍贵。那时候我才知道全国居然有8000多万残疾人,很多重度残疾朋友每天的生活几乎就是面对着一扇窗,甚至想走出去呼吸下窗外的新鲜空气都是件奢侈的事儿,更不用说旅游了。”

2014至2015年间,熊红霞带领着四川师范大学校研会的同学和她公益组织的团队,先后组织了 “百名盲人看草原”“无障碍体验活动”“残健同行,爱心壹加壹”“残疾朋友大型相亲活动”“首届全国无障碍旅游发展论坛”“帮扶残疾人就业和创业”“首届全国残障人士专列无障碍调研”等多次大型公益活动,帮助了几千名残疾朋友走出家门。这些活动陆续被新华社、中新网、央广网、中国残疾人杂志、中国慈善公益报、中国旅游报、四川电视台等几十家媒体报道并转载。“我们曾经组织盲人残友去‘看海’,当我看到一位双目失明多年的残友在爱人的扶持下,倾听着海浪声、含泪露出笑容时,我不仅深深地为他开心,也对自己所拥有的幸福充满了感恩。”熊红霞认为,参与助残活动并不是一种单方面的付出,在走近残疾人生活、关注他们所思所想的同时,自己的内心也不断得到回馈,积蓄着对生命的热爱与感动。而亲眼目睹残疾朋友们出门的种种艰辛,更坚定了熊红霞为帮助这一特殊人群去做更多有意义的实事。

理性+专业 做可持续的助残公益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