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四季养生 > 节气养生 > 立秋养生 > 立秋时节,收藏养护

立秋时节,收藏养护

时间:2018-05-19 18:55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这是《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古人对一年四季如何调节身体、保健养生的理论指导。它告诫人们,按照四季养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自然规律,要想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就要顺应规律,尊重规律。

  一般来说,夏至是自然界阳气最盛的一天,过了夏至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立秋时节是暑气渐消、天气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由阳盛逐渐过渡到阴盛的时期,同时也是人体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管子》中记载:“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养生要以“收”为原则。在五行中,秋天属金,五脏肺亦属金,故秋季为肺气当令。对此,石家庄市第一医院中医科副主任王皓提醒,在秋季养生时要注意以养肺、润肺为主,在日常生活起居中主要从精神情志、饮食运动、起居生活等方面进行调养,皆以养收为养护原则。

  A

  立秋,并不代表秋天来了

  关于立秋,在我国民间有“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的说法。天文测算显示,8月8日(农历六月二十四)4时01分,太阳到达黄经135度时为立秋。

  那么究竟什么是“早立秋”呢?在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两种说法:一种是立秋准确时刻,即太阳到达黄经135度,在早上还是晚上,早上8点之前到达则是早立秋,如果是晚上6点之后,就是晚立秋;二是立秋时刻出现在农历六月还是农历七月,六月为早立秋,七月为晚立秋。而今年立秋是农历六月廿四4时01分,无论是在立秋时刻还是农历上,均属早立秋。

  而“早立秋”真的会“凉飕飕”吗?凭借这句民谚就能准确根据天气变化进行保健养生吗?石家庄市第一医院中医科副主任王皓表示,立秋后,受副热带高压和蒙古高压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依然很高。8月7日,中央气象台还在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高温天气仍在持续。

  气候学上通常以候平均温度(每5日的平均气温)作为季节的划分标准,立秋后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进入秋天。因此,立秋并不意味着真正的秋天已经到来。“气温高,湿度大,而且立秋之后,三伏天还没过完,暑气尚未消失。气温还可能回升,重现酷热难耐的天气,"秋老虎"不容小觑啊。”王皓提醒,立秋后很长一段时间,养生重点仍在除湿,要注意调理脾胃,排出体内的湿热之邪,同时还要谨防头痛、鼻咽干燥、关节痛等“秋燥症”侵袭。

  B

  立秋了,如此养生才健康

  现在虽已经进入立秋时节,但暑气尚未消失,我国传统中医认为,“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因此,王皓表示,在这个季节人们要重视对饮食和精神的调养,多吃生津止燥食物,遇事保持平静心态,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伤心、伤身。

  精神:重内心宁静、神志安宁

  “秋季五脏归属为肺,肺在志为悲(忧),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烦躁悲忧之情绪。”王皓说,秋季秋高气爽,遍地金黄,人们既有收获的喜悦,也难免触景生情,产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失落感。因此,在进行自我调养时需循其古人之纲要:“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切忌悲忧伤感。当情绪不好时,最好的方法是转移一下注意力,可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登山、旅游等,登高远眺,令人心旷神怡,一切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顿然消散,是调解精神的良剂。

  起居:宜早卧早起、与鸡具兴

  立秋后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王皓提醒,立秋为初秋之季,暑热未尽,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因而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同时也避免了多穿衣服产生的身热汗出,汗液蒸发、阴津伤耗、阳气外泄,顺应了秋天阴精内蓄、阳气内守的养生需要。

  饮食:以滋阴润肺为宜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秋时肺金当令,肺金太旺则克肝木,可适当多食酸味果蔬,故《金匮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说。

  王皓说,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更有主张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阴润燥者,还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运动:健身减肥的最佳时节

  秋季,天高气爽,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好时期,可根据个人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如登山、跑步、打球等。“尽管一年四季皆可减肥,但秋季是减肥的最佳时节,效果最好。”王皓告诉记者。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肥胖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夏季,天气炎热,出汗多,能量的消耗较大,脂肪细胞代谢也较快,因而肥胖程度有所减轻。到了秋天,天气转凉后,为防止热量扩散,脂肪细胞开始逐渐积聚。加之脂肪细胞的组织结构较好,在夏季虽然可以萎缩,但一般不会死亡,到了秋天便又会重新活跃起来。“如果这时不加以抑制,人体就很容易肥胖。”王皓表示,这时正是爱美人士减肥的最好时节。在运动方面,可进行有氧运动,达到既健身又减肥的目的。

  C

  立秋贴秋膘,清补为主

  “一立秋就意味着可以"贴秋膘"了,苦了一夏天,终于可以补补啦。”立秋过后,记者发现不少市民在市场上买菜时都会拎上几斤肉“贴秋膘”。不过,另一些市民却表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几乎顿顿都有肉蛋奶,早已不需再贴秋膘。“贴秋膘”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还有意义吗?如果需要贴秋膘,我们又该怎么贴呢?对此,王皓表示,“三伏天”天气闷热,人们出汗较多、食欲也差,身体自然会消瘦一些。但如今物质丰富,衣食无缺,大鱼大肉式的“贴秋膘”养生方式早已不适合现代人了,如果本身就存在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指标,不加注意反而任意吃喝,不仅无法达到养生保健目的,还可能诱发疾病。

  王皓说,漫长酷热的夏季会令人体的脾胃功能减弱,盲目过量地进补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因此秋后进补应先为清补,大补之前要给脾胃一个调整适应时期,可先补食一些像鱼、瘦肉、银耳、山药、莲子等容易消化的食物,调理脾胃功能。之后随着天气渐渐转冷,人体需要热量增加,饮食上可以适当增加肉类食品的摄入,但不宜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