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人群 > 中老年 > 理性养生 谨防针对老年人的“银发陷阱”

理性养生 谨防针对老年人的“银发陷阱”

时间:2018-04-21 11:15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东方今报见习记者 于露 /文图

“我母亲总是买回家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什么保健压力锅、降血压磁性手表、多功能理疗机,等等。价钱贵得离谱不说,且大多数所谓的‘保健品’没有任何批准文号。这些‘神奇’的保健品真的有用吗?有的甚至宣传说吃过他们的保健品就不用吃药,万一老人家真的不吃药了,耽误了正常治疗,发生意外可怎么办?”王女士向今报寻求帮助说。

据了解,专门针对老年人兜售各种保健品、医疗器械的“隐性”推销活动越来越多,花样频变,而销售人员为了达到让老人掏钱的目的,更是大打亲情牌,无所不用其极。是什么原因让老人将自己养老的钱大把大把地拿出来,换回一堆价格不菲、用处不大的保健品?

精心策划骗局多

骗局一:亲情攻势,攻心为上

周口市民沈大爷说,有次在早锻炼的时候遇到一个自称是保健品推销员的姑娘,嘘寒问暖,还在得知自己地址后经常买水果去看望他。自己隔三差五就在她那里买保健品,身体却没有改善。“我提出以后不再购买、要求退货之后,她挂了电话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骗局二:有病治病,没病防病

家住建设路的老人张某听信厂家“防癌抗癌功效”的宣传,从1997年开始食用一种“多糖初乳粉”产品,积蓄花掉了12万元,最近却查出了患有肠癌。当她要求向商家退回尚未拆封的、购买价格达2万多元的保健品时,却遭到拒绝。

骗局三:免费体检,免费试用

很多不法分子利用保健品设置推销骗局,通常采用免费试用、免费体检、“专家”义诊免费讲座、免费早餐等方式推销保健品。“有的老年人都在他们健康中心包吃包住好几天,弄得大家不买他们产品都觉得不好意思。这不,我跟老伴吃了人家一顿饭,就花138元买了这套刀具。刀具质量很差,连38块钱都不值,但碍于面子,又不想白占人家便宜,才挑个便宜的买了。”周口市川汇区的郭大爷拿出自己购买的刀具说。

低级骗局为何屡屡得手

据了解,老年人痴迷保健品曾出现过很多问题,甚至有人因过度相信保健品而放弃了正常的治疗。近些年这方面的投诉越来越多。如此低级的骗局,为何骗子屡屡得手?

瞄准人群,把握求健康心理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现在许多老人退休后有很多空余时间,他们具备消费能力,而健康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这些骗子正是看中了老人的这种心理需求。

老年人的信息处理能力较弱

一些保健品销售商正是抓住了老年人的这个弱点,对他们进行信息轰炸。“专家”们往往会讲一些让老年人不大懂也弄不明白的专业知识,片面夸大一些疾病的危害,让老年人觉得问题严重,不马上买就不行。

面子观念

老年人自尊心比较强,比年轻人要爱面子,有的老年人甚至觉得参加了别人的活动,享受了别人提供的服务,不买一些产品回家,心里会过意不去。于是,一些销售商就利用这点,用小恩小惠的方式来拉拢老年人。

理性养生 认清“银发陷阱”

周口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大队的侯俊利说:“正规的保健品和药品都有正规批号。”“食”字号产品顾名思义就是食品,可分为保健食品与普通食品,它们均不具有任何治疗效果。“药准字”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具有治疗作用。“卫健字”是卫生部或地方卫生厅批的保健食品,无治疗作用,只有保健性质。“食健字”和“卫健字”都是保健食品,但是是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或地方省药监局批的。

药品和食品相差很大,审批一个药品要做人体试验等很多步骤,生产也需要GMP厂房,一个药品审批下来可能要几百万到几千万,而保健品不需要,它只要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企业标准就行了,审批很松,成本很低。侯俊利说:“正规的医疗器械都有文号,这相当于医疗器械的身份证号。根据文号中显示的等级可对医疗器械进行辨别:三类是国家级批准,二类为省级批准,一类是市级批准。像一些保健中心推销的电压力锅、降血压手表、保健坐椅等均属于生活用品,不是医疗器械,这些虚假宣传都是骗人的行为。提醒老年人加以辨别。”

net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