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保健 > 保健按摩 > 街头按摩师 在质疑和赞许中寻觅未来(图)

街头按摩师 在质疑和赞许中寻觅未来(图)

时间:2018-02-08 02:14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小南门外,一位街头按摩师正在给顾客按摩。

小南门外,一位街头按摩师正在给顾客按摩。


  文/记者 郑燕茹 图/记者 王燕

  这是一个在争议中求生存的群体,也是一个让很多人享受服务的群体。他们的工作场所在马路边的人行道上,为这座城市奉献着技艺,但又不那么合法。对他们来说,存在是因为有市场需求,但对市场来说,他们的行为还需要规范。他们,就是街头的按摩师

  生计 早出晚归忙生活空闲时间忙“进修”

  “按摩?”在小南门外环城公园门口做按摩的于博师傅,这样招呼来往的路人。从早上7点开始,这里总是摆着几张小凳子,这就是于博和其他几位师傅的摊位。南来北往的人群车辆在小南门外川流不息,而他们日复一日在这里守候,在这里期待。

  9月14日清晨6点40分,于博来到工作地点后拿钥匙把锁在铁栏杆上的凳子解下来,又把写有自己电话号码的广告牌正了正,这一天的生意就开始了。于博今年45岁,是周至县终南镇人,他的妻子也在西安打工,儿子今年17岁在西安读高二。“来这么早呀。”上早市买东西的王大爷跟于博打招呼。“每天早上我都在这里,王大爷有时也来按摩就认识了。”于博说。小南门里有早市,环城公园里来晨练的人也很多,于博说就得在人多的时候早早来摆摊儿。说话间,一位客人落座,于博招呼一声给客人肩膀上搭上一条毛巾就开始按摩,“我来送孩子上学,刚好最近颈椎不太舒服就在这儿按一会儿。”

  7点钟,在环城公园东西门外摆摊的按摩师傅都来了,一共有8个人。早上9点半左右,早市的人群渐渐散去,10点多他们也开始陆续回家了,只剩下环城公园门口铁栅栏上的广告牌留守此地。下午3点左右,于博、高云、邢福三位师傅又来到小南门外。“四五点开始人就多了,提前来这儿等一等。晚上下班没啥固定时间,夏天出来转的人多,我最晚能到夜里11点,现在天慢慢冷了,出来的人会越来越少,所以得抓紧。”邢福说。于博在没人来的时候拿着本养生类的书籍看着,他有高级按摩师证,很喜欢中医推拿按摩。

  快乐 既为普通市民解除痛苦又能养家糊口

  “我没在街边按摩过,有效么?”下午4点左右,一位路过这里的李先生问于博,于博笑着说:“这你要自己试一下,有效果没效果自己感觉。”李先生一听说了句:“嗨,这会儿也没啥事儿,那你给我按一下。”李先生今年40多岁,这天下午来小南门附近办事儿。“我经常伏案工作,颈椎有问题,也在很多地方按摩过,但感觉效果都不太好。”“按摩是被动的,你肩膀上的肌肉都僵硬了,你得多参加运动,要不按摩只起缓解作用,除不了根儿。”就在这养生话题的一问一答间,半个小时就过去了,李先生活动了一下脖颈站起来掏钱:“15块钱给你,师傅,你按得还可以。”

  “我的顾客群各种阶层的人都有,大部分是普通老百姓。总的来说上年龄的人多。我一般跟顾客就是聊养生保健,有些顾客还愿意跟我说点家里的事儿,说啥话题的人都有。”李先生走后,于博告诉记者,一天平均下来他们能给十来个人按摩,好的话有20人,而因为勤快,邢师傅生意相对能好些。

  邢福是甘肃庆阳市西峰区人,今年45岁的他来西安10年了。“打工嘛到处跑。来西安前我也没啥正式工作。我走了好多地方,广州、西宁、宁夏都去过,工地上都做过,这个手艺是在西安的按摩店里学的,我觉得做这个自由,能混碗饭吃。你学个啥手艺都干不到老,我想找个长久的工作,就觉得这个能一直干到老。”邢福说起了自己做这行的初衷,停顿了一会儿他接着说:“我就想干这个事儿,给大家解除了痛苦自己也能养家糊口。”旁边的于博和高云都很认同,于博说:“今年雨水多,我们摆摊的机会也就少了,虽然收入不稳定,但还是能靠这个手艺养家。最重要的是就像邢师傅说的,我们也给大家解除了痛苦。”

  质疑

  街头保健按摩

  愿意尝试的市民有多少?

  “我肯定不愿意在这里按摩,这里是老人的天地,还对市容有影响。我如果颈椎有问题可以去正规的地方按摩,再说这个专业不专业真是另外一回事儿,我在网上看到一些报道都说过街头按摩不正规。”市民田女士说。在环城公园遛弯儿的李女士听见了田女士的话,也接一句:“这里中老年人居多,收钱也不多随便按两下就过去了。”

  今年刚刚大学毕业的王玉,她对街头按摩的看法是:“街边按摩就是便宜,中老年人哪里感觉不舒服,舒展舒展筋骨可以。一个年轻人坐在这里感觉挺不舒服,碰见熟人怪不好意思的。我反正没做过,之前都是在店里做按摩。”

  除了这些质疑的声音,还有一部分市民很喜欢街头按摩。今年50岁的刘先生就是其中之一,傍晚时分,他来到邢福师傅的摊位做按摩,他说:“我感觉还可以,我只要不下雨就天天来,店里费用非常高,一个小时80块,这里30,效果我感觉差不多,再说很多店里的师傅都是年轻人,手艺也不是太好。我觉得按摩就是凭感觉,这么多师傅你试过了,觉得好了就来不好的就不来了。”

  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20多位市民,大家对街头按摩手艺褒贬不一,年轻人里质疑街头按摩是否正规的人更多一些,这一点也得到了几位师傅的证实,邢福说:“来我这里按摩的人群青年人占30%,老年人占70%。”于博也说:“中老年人来按摩的多一些。”即便如此,师傅们还是很乐观,他们都持有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发出的技师证书,高云自信地说:“还是那句话,好不好我给你按了试了以后就知道。”

  未来

  他们想从“游击队”

  转为“正式军”

  于博虽然一直强调要以实际效果来评定手艺人的成绩,但他自己心里也在盘算着未来。他小声跟记者说:“顾客认可你的手艺是关键。但是,按摩作为一种消费支出,人家不愿意接受你这种服务方式你也没办法,明白不,就算你按摩得再好也没用,这跟餐馆一样,你说我这饭做的好吃但店面太小顾客不愿意进,这是一样的道理。市民的这种顾虑我不是不知道,曾经发生过很多次这样的事情。”

  “有个女顾客,她一次偶然的机会路过公园门口就让我给她按摩,她觉得不错,后来还把她朋友叫来,她朋友开的是名车,我给她的朋友按摩,开始说好按摩半小时,最后又让我延长到一个小时,起初我挺开心,但是人家最后说的话听得我有些难受,他说:‘我一直觉得路边的水平不行,看来是我错了,不过我还是没法接受街头按摩这个环境。于博说完神情有些落寞,接着他又想起一件事儿,他说:“还有位顾客有一天晚上9点多过来让我给他按摩,他说白天不好意思,总觉得坐在路边不自在。按摩完后他跟我说:‘师傅,你按得挺好的。’哎,稍微有档次的人真的会嫌坐在那里不雅观,室内环境还是好。”


  于博高中毕业后就在药材公司上班,后来因为药店被承包,他就辞职了。他回忆道:“在做按摩之前我做过很多事情,像摆地摊、卖水果、在搅拌站上班等等,可以说为了生活各种工作都尝试过,但我一直很喜欢中医推拿按摩,直到2005年,我终于决定去天津学习推拿按摩。2008年从天津回来时想在朱雀大街找门面做,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店没盘下来,然后就加入小南门外的按摩队伍。”

  因为对按摩有浓厚兴趣而开始学手艺的于博对未来有过打算,他说:“我想找门面开店,还是想从‘游击队’转为‘正规军’。那个地方不适宜按摩,按摩要心静。”还有包括邢福在内的其他几名按摩师们对开店这样看:“开店的话以后有机会再说,目前只能这样了,房价太高还要雇人。”

  作者:郑燕茹 图 王燕

net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