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人群 > 儿童 > 游戏进医院,和哭声说再见 全国首个“儿童医疗游戏辅导项目”基

游戏进医院,和哭声说再见 全国首个“儿童医疗游戏辅导项目”基

时间:2018-02-06 23:08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游戏进医院,和哭声说再见 全国首个“儿童医疗游戏辅导项目”基

0

微信

  这里是儿科病房,却没有哭闹的孩子,焦虑的家长。在游戏师、医务社工以及志愿者的陪同下,患儿在治疗期间还能玩“医疗游戏”,原本在一旁的“玻璃心”家长因此秒变“佛系”。今天下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携手儿童乐益会(中国),共同启动了全国首个“同心童趣,医路相伴”儿童医疗游戏辅导项目基地。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党委书记徐虹教授介绍,《“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实施健康儿童计划,加强儿科建设,加强医疗服务的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儿科医院自2013年开展“关注患儿就医体验项目”以来,围绕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开展了一系列举措,并获得非常好的成效。2018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深入探索与第三方公益机构合作的创新模式,与儿童乐益会强强携手启动“儿童医疗游戏辅导”项目,消除儿童的医疗恐惧,提升患儿诊疗过程中的依从性,丰富医护人员游戏治疗的照护技巧,从患者和医院的角度来促进医患同盟的合作关系,从而为构建和谐就医环境、提升患儿及家属就医体验、缓解医患矛盾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

  根据研究,80%的住院儿童会出现消极行为,有54%的儿童在出院2周后还会持续出现这种心理问题,包括沮丧、不安、焦虑的消极情绪随之而来,严重的还会产生失眠、噩梦、恐惧、进食退化等心理问题。游戏走入医院,已经在不少欧美发达国家中逐步推广。

  据悉,项目基地将研发一套医疗游戏包,包含7个游戏袋,主要针对不同年龄、病种、医疗场景,配合符合患儿特点的专业医疗游戏,用于日常的项目开展。比如,“分散注意力”游戏包、“陪伴”游戏包、“认识身体”游戏包、“我是小医生”游戏包等等。每个游戏包都会有不同的主题和道具,针对性强,包内均有“使用说明介绍卡”,详细介绍了游戏包内的物资、使用方法、游戏示例、注意事项等。由志愿者或医护人员带领患儿或患儿家长一同进行改造和创作,通过游戏来模拟医疗过程,把“看病游戏化”的概念融入到项目中,让患儿们了解治疗过程、熟悉常用医疗器械产品,消除对于医院的恐惧心理,提升他们各项检查的配合度,并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与病魔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