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人群 > 中老年 > 中国老年人文化生活相对匮乏 对圈子文化需求强烈

中国老年人文化生活相对匮乏 对圈子文化需求强烈

时间:2018-01-15 09:18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2017,中老年模特大赛在北京朝阳区规划馆举行。 视觉中国 供图

2017,中老年模特大赛在北京朝阳区规划馆举行。 视觉中国 供图

  原标题:养老服务要补上“文化课”

  专家认为,当前我国老年人文化生活需求强烈,但针对老年人的公共文化活动空间显著不足,文化服务和消费产品不够丰富

  最近,北京瑞龄养老服务机构联合国安社区推出的为老年夫妻免费拍摄艺术婚纱照的活动在朋友圈引发热议。据统计,全世界的老年人用于文化活动的时间比例最高,这是因为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已经大于物质需求,时间也日益充裕。

  《“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简称《规划》)提出,要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发展老年教育,繁荣老年文化,加强老年人精神关爱。

  如今,我国人口老龄化增长迅速且数量大,并且各阶层老人千差万别,文化修养的差距,年龄的差别,收入的高低也各不相同,要满足大量老年群体的差异化文化需求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据调查显示,当前我国老年人的文化生活总体呈相对匮乏态势,尤其是针对老年人的公共文化活动空间显著不足,文化服务和消费产品不够丰富,养老服务亟需补上“文化课”。

1953年7月21日,辽宁抚顺市工人养老院。70岁的张静明在院内树荫下弹三弦,60岁的李秀峰打鼓说书。赵眏摄 (本报资料照片)

  1953年7月21日,辽宁抚顺市工人养老院。70岁的张静明在院内树荫下弹三弦,60岁的李秀峰打鼓说书。赵眏摄 (本报资料照片)

  文化生活需求强烈

  今年刚过60岁的牛桂珍阿姨和老伴家住北京市昌平区佳运园小区。两人在西北老家相继退休后来京随女儿居住。牛阿姨告诉记者,她在老家喜欢练太极剑,但来京后周边没有这方面的团体,比较多的就是广场舞。她只好参加了一个社区老年人自发组织的佳木斯舞蹈群体,每天上午9点准时去参加,“虽然跟练太极剑不同,但都是老年人在一起唱唱跳跳,也挺开心。”牛阿姨说,一年多来,她通过跳舞认识不少谈得来的朋友,她们还建了微信群,常常相约一起逛街买菜。

  62岁的郭先生和老伴家住北京丰台区程庄路附近。自从搬家之后,他们再难找到合适的文化健身活动场所。他对记者表示,之前住的社区紧邻公园,他和老伴每天清晨、上午和晚上都要一起去公园健身锻炼,老伴去跳舞,他学习太极拳。搬到现在这个新社区后,附近没有公园,也没有大的场地,所以也没人组织。空闲时间,他们只能在小区楼中间的小块绿地上转转。

  对此,公共文化学者郭簃对本报记者表示,这一方面说明了“圈子文化”对于老年人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尤其从外地投奔子女的随迁老人更希望尽快融入迁入地社区的老年群体。通过参与集体公共文化娱乐活动则是一种较为自然和有效的融入方式,也有利于老年人愉悦身心,快乐养老,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不少地方老年人的公共文化活动空间比较匮乏的现状。

  相较于公共文化活动空间的匮乏,老年题材影视剧和文艺作品匮乏的状况似乎更为显著。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多数老人表示现在很少有针对老年人的电影和电视剧。今年80岁的刘秀芬阿姨说,现在打开电视,几乎都是小年轻谈恋爱,从古代谈到现代,就连综艺也都是年轻人在玩,没老年人什么事,“感觉我们已彻底落伍了”。

  央视电视剧频道资深导演高赛对《工人日报》记者坦言,当下都市情感剧横行,市场和制作方大都涌向适合年轻人的“小清新”题材。当然,一些影视制作者已经慢慢开始关注老年群体,比如近年来上映的《桃姐》《飞越老人院》《老有所依》等影片以及正在热映的反映退休生活的电视剧《可爱的她们》社会反响都不错。

  “圈子文化”凸显重要性

  北京市西城区广外老年公寓院长康延玲对《工人日报》记者表示,对位于市中心的多数养老机构来说,老年文化活动空间和绿化面积明显不足,只能在有限空间内给老人提供些简单的文娱活动场地。以广外老年公寓为例,因位于小区内,室外空间较小,只能在室内为老人提供主要活动场所。

  近期,首都体育学院一项针对北京市16个区县259个街道社区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多数街道社区建有文娱健身场馆,可以适当兼顾老年的文体活动,但参与调查的街道社区中,没有一家专供老年人文娱健身的场馆。

  刘秀芬告诉记者,连续两年冬天,她和老伴都参加了以海南为目的地的异地候鸟式养老旅游活动,除了看重当地优美的环境之外,最主要的是“能跟一批同龄的老年人们一起去玩,感觉很有共同语言,也很开心”。

  刘阿姨一番话道出不少老年人的心声,也说明“圈子文化”和集体活动对于调节老年人生活的重要性。长期从事养老服务实践的瑞龄养老负责人董鸿乐称,他们发现老年群体对这种“圈子文化”需求更为强烈。不过。他坦言,目前针对老年人的文化类服务总体模式还比较单一,内容也普遍缺乏针对性。

  这代表了不少业内人士观点。资深老年法律文化专家姜宝律师表示,受传统养老文化影响的老年人,在居家养老中虽有精神文化诉求,但缺乏高品质文化养老的理念。而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者及文化产品开发者则更多受到中青年劳动力人群的影响,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尚未得到重视。

  长期关注老年文化的北京大学老年研究所穆光宗教授对此有着深刻理解。他接受《工人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上述问题核心还是观念问题。无论老年人自身的传统文化观,还是一些地方的公共文化服务层面,对于老年人群体精神文化需求的认知,都较为滞后,亟待更新。

  亟待创新文化养老模式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中国社会养老模式仍以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养老为辅,机构养老为补充。而居家养老的模式很大程度导致老年人形成一种封闭保守型的文化娱乐观念。

  董鸿乐认为,文化娱乐是陶冶老年人情操,提升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抓手。有调查显示,67.05%不与子女同住的空巢老人中,有13.7%是独居老人,长期单调的文化生活严重影响这些老人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