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运动养生 > 健身 > 西海都市报数字报刊平台

西海都市报数字报刊平台

时间:2017-09-07 11:04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本报记者 薛翔文 文/图

“您坚持健身多久了?”9月6日,省城一家健身房内的工作人员搞问卷调查,市民薛家亮的回答让工作人员瞠目结舌,51岁的他已坚持健身35年。

“我是出于对健身的喜欢,不管再忙,我每天都会抽出一两个小时坚持锻炼。”薛家亮说,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接触健身,从健身的无人知晓到现在的全民健身,他也算是健身发展的见证人。

1982年,薛家亮16岁,当时他是省军体校射击队的一名学生。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教练那里看到一本《健与美》的杂志,杂志中一些特别的训练方式和人物肌肉的展示,让他眼前一亮。

薛家亮在学校的训练之外,自己尝试制作杂志中看到的杠铃、哑铃等器材。当时没有网络,他到处寻找有关健美的书籍。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1988年6月,青海省群体处邀请一批健美爱好者代表我省去外地参加健美锦标赛,其中就有薛家亮,这次比赛让他大开眼界。

返回西宁后,青海省群体处和西宁市团委一起成立了西宁首家健身训练馆。薛家亮成为训练馆的一名业余教练,他回忆说,当时来训练馆健身的人真不多,可能只有两百多人。比起现在,当时的训练馆器材很简陋,很多人不了解健美,学的人很少,还有一些人对“肌肉男”存在偏见。

健身训练馆成立以后,西宁市也开始举办一些小型健美比赛,1988年和1989年,薛家亮连续两次获得青海省健美大赛冠军。

2004年,西宁市的健身房形成规模,有了会员制,更加正规化。薛家亮在朋友邀请下,担任健身房的全职教练。

随着健身的逐渐普及,健身房逐渐被人认可,越来越多的人在健身房学习健身操、动感单车和器械训练。健美比赛也逐渐增多,薛家亮在比赛中多次获奖,可是由于年龄的增长和体型不容易保持,从事十年教练工作后薛家亮选择转行。

“我在健身房锻炼时,还是有不少人会来问我一些关于塑型和减肥的问题。”薛家亮说,减肥最主要的还是少食多餐,首先是忌口和科学的食物搭配,其次才是每天的运动量,减脂和增肌是两个概念,训练方式有所不同。他建议市民在健身房里不要盲目训练,一定要问一问教练,让教练给一个符合自身的建议,然后规划好训练的时间和项目的分配,才会有一定成效,而且一定要努力坚持下去。锻炼和生活一样,过程都是艰苦的,可是看到身体一点点变化,有了成果,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