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四季养生 > 冬季养生 > 第A14版:综合新闻生活零距离

第A14版:综合新闻生活零距离

时间:2017-12-30 11:08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洪岩 本报记者修孟青

12月22日,是冬至节气。 从冬至之日起,冬天正式到来。在二十四节气中,冬至节颇受重视。大连市中医院中医主任医师王福民介绍说,,冬季主闭藏,万物都在修整,人也应该顺应这个时令规律,为健康而“储蓄”、进补,冬季是各种体质人群大补的黄金季节,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皆适宜。在中医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数九寒天好养生”。所谓“数九”就是从冬至开始数,一九、二九……到九九共经历“九九八十一天”,为寒尽。老人们常说“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

冬至养生去寒就温

中医认为人与天地相参,气候变化影响人的生理活动。冬至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也是疾病易发期,如果冬天过度消耗阳气,体内阳气储存不足,则次年春天就容易发生四肢无力,头晕欲厥之类的现象。

冬日养藏之道的目的是使阳气得到蓄积补充,使阳气闭藏得越严密越好。睡觉要多盖被子,出门要多穿衣服,甚至戴上帽子、口罩、手套等,这样做就可以去寒就温,就可以达到养藏的目的。冬天天气寒冷,人体容易出现气血淤滞、寒性肌肉酸痛、神经末梢循环不良,从而导致手脚冰凉及各种不适。坚持用热水泡脚可以疏通经络,解表散寒,达到缓解手脚冰凉,扩张毛细血管、促进脑部供血等作用。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冬天夜长昼短,是为了让阳气得到充分的闭藏,生命得到充分的休养。冬天不要辜负漫漫长夜,天黑睡觉,一直要睡到太阳出来了再起床,这是我们的阳气闭藏是否充分的时间标准,也是我们冬至养藏的时间标准。睡觉时不要贪暖而蒙头睡。人在这样的环境中睡觉,就会感到胸闷、恶心或从睡梦中惊醒、次日疲劳感。

饮食调养宜温热松软

药补不如食补。冬至后,饮食调养宜温热松软。进补平补类食物,如莲子、芡实、苡仁、赤豆、大枣、燕窝、银耳、猪肝等,这些食物既无偏寒、偏温的特性,又无滋腻妨胃的不足。还有一类滋补类食物,具有滋阴益肾、填精补髓的功效,主要有:木耳、黑枣、芝麻、黑豆、猪脊、海参、龟肉、甲鱼、鲍鱼等。王福民告诫,冬季进补莫过激:进补要补宜适度,适可而止。进补过偏,则补而成害。

科学锻炼循序渐进

冬至耐寒锻炼有益健康,延年增寿。对于年轻人来说,耐寒还可以锻炼意志和顽强精神。气温的下降是逐步降低的,人们的锻炼也必须采取逐步使机体适应寒冷的办法。如果一个人能坚持从热天到冷天每天清晨不间断地到野外走一走,深沉地去呼吸一下室外的新鲜空气,那他的耐寒能力也是会逐渐提高。古人“秋冻”的方法,正是对机体耐寒能力适应性的锻炼。

此外,王福民提示,在寒冬季节,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要特别提高警惕,谨防发作。严冬时节还要注意老人的低体温。低体温是以35℃为界限,低于35℃者为体温过低。由于老人出现低体温后,可能无任何不适与痛苦,所以往往容易被忽视。体温过低的老年患者,发病多缓慢,甚至危及生命时也无明显症状。因此,在寒冷的冬季,老人的居室应采取防寒保暖措施。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