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医养生 > 针灸养生 > 中医健康教育宣传栏 针灸科宣传图片 中医针灸宣传 中医文化宣传

中医健康教育宣传栏 针灸科宣传图片 中医针灸宣传 中医文化宣传

时间:2017-12-12 21:45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中医针灸科健康教育专栏
针灸养生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和一般药物不同,针灸是一种以非药物治疗的手段通过调节人体的自身功能来达到保健防病目的的:针法是用金
属制成的针,刺入人体一定的穴位,运用手法,以调整营卫气血;灸法是用艾绒搓成艾条或艾炷,点燃以温灼穴位的皮肤表面,达到温通经脉、调和气血的目的。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人体是由极复杂的五脏、六腑、皮、脉、肉、筋、骨等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而经络为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经络
的通畅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基础。针灸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增强防御能力,从而能够预防疾病、保健强身。现代的大量研究已经证明:针灸确实具有明显的保健防病的调节作用。
针灸学历史悠久
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它只作为一种医疗手段,后来逐渐发展为一门学科。针灸学就是整理研究针灸医疗技术及其临床
应用规律和基础理论的科学。
  针灸具有悠久的历史。古书上曾多次提到针刺的原始工具是石针,称为砭石。这种砭石大约出现于距今8000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相当于氏族公社制度的后期。中国在考古中曾发现过砭石实物。到了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医学摆脱了巫的束缚,有了专业医生。据《春科左氏传》记载,名医医缓为晋景公诊病时,指出要“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到焉,不可为之”。这里所说的“达”与“攻”指的就是针刺和火灸。
  战国至西汉时期(公元前476年-公元25年),随着炼铁技术的进步,金属针逐渐得到了推广。金属针逐渐代替了砭石,从而扩大了针刺
的实用范围,加快了针灸的发展进程。东汉、三国时期,出现了许多擅长针灸的医学家,其中,皇甫谧所著《针灸甲乙经》,成为一部具有完整体系的针灸专著。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56-589年),针灸专著明显增多。这一时期,针灸传到了朝鲜、日本等国。
  隋唐时期(公元581-907年),针灸发展成为一个专门学科,当时的医学教育机构太医署里设有针灸专业。随后,针灸学术不断向纵深
发展。16世纪,针灸开始被介绍到欧洲。但是到了清代,医者重药轻针,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针灸学的发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针灸得到了大发展。2000多所中医医院都设有针灸科;针灸的科学研究已经涉及机体的各个系统和临床各科;对针灸的调整作用、镇痛作用、增强免疫力作用,以及经络现象,经穴与脏腑相关等问题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科学实验资料
针灸保健的特点:
总的说来,针灸对人体的预防性调节,具有下列特点:
     1.在人体处于不同机能状态时,针灸产生的影响不同。
     2.针灸不同穴位作用不同。
在治疗疾病时,穴位的功能有相对特异性,在保健预防中,穴位的相对特异性表现得更为明显。如足三里等一些著名的保健防病穴,都是长
期临床中筛选出来的,其效果为其他穴位所不及。及时同属保健防病穴位,作用亦不相同。
     3.不同的手法,影响各异。
已经发现,各种类型的补泻手法作用于机体时,均可引起规律性的效应,对针灸保健防病作用亦有显著的影响。因此,除了选穴外,正确地
掌握手法,亦殊属重要。
     4.不同的刺灸法,作用有别。
针刺和灸疗都有保健防病的作用,但在具体应用上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一般来说,针刺多用于防病,重在祛邪;另外戒断,如戒烟、戒毒、
美容等也多用针法。灸法,则多用于健身,重在补虚,所以延年益寿、消除亚健康,常用灸法。耳针,法简方便,不仅可配合其他刺灸法,也可单独运用,对某些项目如戒烟、减肥有独特的效果。
针灸行针的基本手法
行针又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了使患者产生预期的各种感应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法,行针的基本手法有以下两种:
  1.提插法:
针刺达到一定深度后,用右手中指指腹扶持针身,指端抵住腧穴表面,拇、食二指捏住针柄,将针由深至浅层,再由浅层插至深层,如此反
复地上提下插。提插的幅度、频率及时间,应视病人的体质、病情、腧穴的部位及医者所要达到的目的而定。
  2.捻转法:
即将针刺入一定深度后,以右手拇指和食、中二指持住针柄,进行一前一后的来回旋转捻动的操作方法。捻转的角度、频率及时间,也应视
病人的体质、病情、腧穴的部位及医者所要达到的目的而定。
针灸减肥:
肥胖症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单纯性肥胖症,另一类是继发性肥胖症。 
  继发性肥胖症主要是在神经-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基础上所发生的肥胖,在肥胖症中所占的比例特别少,仅为5%左右,故又称为
“病理性肥胖”;而生活中所遇见的肥胖症多数都是单纯性肥胖,它没有明显的内分泌和代谢方面的疾病。单纯性肥胖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和后天的营养过剩所引起的,占肥胖总人数的95%左右,而中医针灸减肥的主要对象就是这类患者。
  用针灸减肥,其机理主要是调整人体的代谢功能和内分泌功能。常用的针灸穴位在梁丘穴、公孙穴、内关穴等。针灸减肥对20~50岁的
中青年肥胖者效果较好。因为在这个年龄阶段,人体发育比较成熟,各种功能也比较健全,通过针灸治疗,比较容易调整机体的各种代谢功能,促进脂肪分解,达到减肥降脂的效果。
  针灸减肥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患者痛苦小,因此受到很多肥胖者的欢迎。目前临床多采用耳穴埋针法和中药耳穴埋压法。
针法保健的注意事项:
      1.要根据体质情况及所需的养生要求选好穴位,将点燃的艾条或艾炷对准穴位,使局部感至有温和的热力,以感觉温热舒适,并能耐受为度

  2.施灸时一般是先灸上部,后灸下部、腹部;先灸头身,后灸四肢。如不讲灸法次序,先灸下部、后灸头部,患者常出现面热、咽于、
燥等症。施灸时要注意安全,防止燃烧的艾绒燃火或脱落,烧损皮肤或衣物。
  3.艾灸时间,可在3-5分钟,最长到10-15分钟为宜。通常,健身灸时间可略短,病后康复施灸的时间可略长;春、夏二季,施灸时间宜
短,秋冬宜长;四肢、胸部施灸时间宜短,腹、背部位宜长,老人、妇女、儿童施灸时间宜短,青壮年则时间可略长。
  4.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的属正常现象,无需处理,很快即可自行消失。若出现水泡,小者可自行吸收,大者可用消毒毫针刺
破放出水液,再涂以獾油或龙胆紫,并以消毒纱布包敷。瘢痕灸后,可在局部盖以消毒敷料,以防止摩擦,预防感染,保护痂皮。若并发感染,灸疮有黄绿色脓、液或有渗血现象,可用消炎药膏或玉红膏涂敷。

二、【点击下列图片查看详细内容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