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运动养生 > 瑜伽 > 健身行業亂象:推銷員售卡拿提成無照經營現象頻現

健身行業亂象:推銷員售卡拿提成無照經營現象頻現

时间:2018-10-15 09:47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原標題:健身行業亂象:推銷員售卡拿提成 無照經營現象頻現

  “售卡+售課”經營模式曝健身行業弊端

  銷售人員未告知退卡限制條件 不買私教課程不能使用所有器械

健身行業亂象:推銷員售卡拿提成無照經營現象頻現

  制圖/李曉軍

  “不辦一張健身卡,感覺自己似乎脫離了時代。”作為健身房的老顧客,上海市民胡先生每周至少健身3次。

  早在2009年10月1日,國務院《全民健身條例》開始實施,並將每年的8月8日定為全民健身日。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健身已慢慢成為一種流行的生活方式,健身房也如雨后春筍般迅速發展。

  公開資料顯示,我國健身房數量自出現以來一直保持較高的增長,從2010年近3300家增至2017年的5000多家,預計2018年我國健身房數量將達到5800多家,會員人數有望進一步突破1000萬人。

  有專家認為,《全民健身條例》出台滿9年了,但國家層面一直沒有制定配套實施細則。對於健身活動站點和體育俱樂部,條例只是作了原則性的規定。迄今為止,全國僅北京市體育局在十多年前發布過《北京市健身房安全管理規范》(試行),其他地方的健身房基本上處於無法可依的狀態。“由於法律的缺失,看似繁榮的健身市場卻蘊含了隱憂。很多健身房的經營可謂亂象叢生,健身教練的資格証也是五花八門”。

  推銷員售卡拿提成

  “小區附近新開了一家健身房,一年隻要1600元,太劃算了!”廣州白領小美喜滋滋地與同事分享這則好消息。

  由於平時工作忙,小美經常不按時吃飯,動不動就暴飲暴食,身材完全走了樣。看著朋友圈一大波秀身材的動態,心裡難免失落。這次,小美痛下決心開始健身之路,並爽快地交錢成了健身房的VIP會員。

  “器械智能、環境優美、課程豐富,可免費體驗三天……”看著健身卡推銷員遞過來的宣傳單,有一種“撿了大便宜”的感覺。然而,小美高興沒幾天,微信群的一條消息打破了她內心的平靜:“健身房的會員們注意啦,1600元的年卡只是初級會員,每天隻能下午三點到四點進行鍛煉,其他時間都不可以。”吃驚之余,小美撥打電話聯系健身房,得到的答復也是一樣。

  “為什麼當時付款的時候沒說,合同上也沒有寫,這不是欺騙消費者嗎?”在小美的質問下,銷售員告訴她,想要全天不限時鍛煉,就必須升級為高級會員,高級會員是3600元一年。

  “本來想健身,有個好身體和好心情,這下好了,健身不成還添堵。”跟小美有相同遭遇的,還有一百多名健身愛好者。但是考慮到錢已經付過了,很多會員都選擇不計較,就當買個教訓。

  記者從小美處了解到,在辦卡之初,銷售人員並沒有明確告訴她這些限制條件。“當有會員提出要退卡時,銷售人員才提示合同背面有一行小字,寫著退卡要收取30%的違約金,之前壓根沒有注意到。”小美瞬間有種被忽悠的感覺。

  記者採訪發現,地鐵口、商場口、小區……但凡人口密集的地方,總是時不時能看見一些健身房推銷員在派發傳單。

  “想要把健身卡賣出去,一定要執著。”3年前開始接觸健身行業的小邱是名推銷員,通過這些年和健身行業的親密接觸,他對這一行的各種潛規則已熟稔於心,從最開始的一無所有到現在月收入過萬元,靠的就是賣健身卡。最高峰的時候,他一天說服近百人辦卡。

  小邱還透露,有些健身會所會搞虛假宣傳,店內的實際情況並不如宣傳資料上那麼光鮮,很多效果圖片都是從網上找的,通過設計人員進行排版美化,給人一種“高大上”的感覺,進而引誘消費者辦卡。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一家健身會所開業三四十天,銷售額往往可達200萬元到300萬元。如此高的銷售額,功勞全在銷售員身上。對於銷售員來說,基本工資很低,收入基本靠賣卡的提成,所以他們會以高額折扣優惠、夸大宣傳服務質量等為誘餌吸引消費者辦卡,以此拿到高工資。“90%的健身會所都有門禁,會員需要打卡進入,有的還會採取攝像頭拍照的形式驗証持卡人是否是會員本人,防止有人私下外借。這是在保障他們的生財之道,讓更多人辦卡,他們才會賺到更多”。

  無照經營現象普遍存在

  據了解,傳統健身房在國內已經存在了二三十年,但是經營模式並沒有太大變化。目前,“辦會員卡+私教課”仍是健身房收入的主要來源。記者採訪發現,作為賣課主力,教練的業績直接決定著他們的收入。因此,不少教練變身為“售課者”。

  今年3月,羅欣在寧波城區一家健身房辦了一張兩年的健身卡,花了4000多元。

  “辦卡后第一天去健身房,教練就熱情地幫我測試了一下身體的各項指標,說我體質太差,要想鍛煉出效果的話隻能買私教課。”羅欣說,一節私教課要交450元,而一般私教都是12節課起售,按照這個收費標准計算,私教課的費用比辦年卡的費用還要高,所以婉言拒絕了。

  “我這個月還差4000元的業績,你就幫我完成一下任務唄!”羅欣粗略統計了一下,這位健身教練前后一共10多次向她推銷私教課,最后忍無可忍表示要投訴才得以消停。

  然而,當羅欣再次走進健身房,發現健身房很多操課室都被私教佔領,普通會員不能進去。“辦卡時承諾我們所有器械都可以使用,如今卻區別對待,提意見還被諷刺不買私教課。”當羅欣提出退卡時,店家又百般推脫。

  不少會員對記者說,“不買私教課,在健身房的待遇明顯差很多,有種受冷落的感覺”。

  “健身教練都是以賣健身課為己任,不買課程自然不會搭理你,實際上,部分教練在會員買完課后,態度也會慢慢變差,有時候上課還玩手機,縮短上課時間都是常事。”從事健身行業多年的小胡告訴記者。

  今年剛大學畢業的王剛是杭州一家健身房的會員,作為新人,他想通過請私人教練來提高訓練效果,在體驗了幾節私教課之后,他發現私教的教學方式根本不適合自己,甚至好幾次在私教指導訓練時摔倒,手指骨頭疼了好多天。

  “當我提出想要退課時,教練竟然說鍛煉時受傷是常見情況,時間久了,身體也就適應了。”王剛一臉無奈,並開始懷疑教練的真實水平。

  對於健身教練,《全民健身條例》將其歸類於社會體育指導人員,分“不以收取報酬為目的”和“以健身指導為職業”兩種。前者實行技術等級制度,后者實行職業資格証書制度。

  2017年9月12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布《國家職業資格目錄》,明確“社會體育指導員”中,隻有從事游泳、滑雪、潛水、攀岩4個高危項目工種納入強制持証上崗的准入類﹔另外的社會體育指導員包括健身教練、健美操、體育舞蹈、馬術、跆拳道等在內的43個工種,納入非強制持証上崗的國家職業資格評價類類別。

  上海一家健身房負責人告訴《法制日報》記者,依據新規,健身教練屬於水平評價類國家職業資格,只是各用人單位在人才錄用和職稱晉級的判定依據,“含金量已大不如從前了”。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