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人群 > 女性 > 外媒称中国男人择偶困难 恋爱课程教授如何“接近女性”_《参考消息》官方网站(全文)

外媒称中国男人择偶困难 恋爱课程教授如何“接近女性”_《参考消息》官方网站(全文)

时间:2017-11-20 11:54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原标题:外媒称中国男人择偶困难 恋爱课程教授如何“接近女性”_《参考消息》官方网站)

参考消息网11月20日报道 美媒称,虽然在世界各地约会恋爱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可以说中国男人择偶尤其困难。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1月18日报道,张振晓(音)今年27岁。他从来没谈过恋爱,从来没和女人接过吻。

现在,张振晓做好了恋爱的准备——但像许多男人一样,他不知该从何入手。

因此张振晓转向一名恋爱教练求救。针对直男的“恋爱情感教育”学校教给他如何穿衣打扮,接近一名女性,并在智能手机的交流中与女人调情。

“许多人没有恋爱的能力,”张振晓说他10月份参加了一个3天的恋爱课程,“许多时候,并不是我们有什么问题。只是我们不知道该注意哪些细节。”

报道称,虽然在世界各地约会恋爱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可以说中国男人择偶尤其困难。据政府方面的数字,2016年中国的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3360万。

6月份,中国共青团在东部省份浙江为数千名单身人士组织了一场大型相亲大会。同一个月,西北部省份甘肃的妇联为“剩男剩女”组织了类似的活动。

张振晓的恋爱教练张明东(音)说他曾经也像自己的学员们。他自称是一个失败者,在2012年经历了痛苦的分手。他转而向网络寻求解决办法并发现了一个词——“泡妞达人”。

张明东2014年在中国东部城市济南开办了自己的学校,他的两个合伙人崔一浩(音)和范龙(音)分别是25岁和29岁。他们的服务既包括约合45美元的在线课程,也包括约合3000美元的一对一指导。近年来中国多个城市都开办了类似的学校。

张明东说,参加“恋爱情感教育”线下课程的学生人数从2014年的1人增加到现在超过300人。约有90%的毕业生都找到了女朋友。

外媒称中国男人择偶困难 恋爱课程教授如何“接近女性”_《参考消息》官方网站


恋爱教练(左)在指导学员如何摆出正确的拍照姿势(美国《纽约时报》网站)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延伸阅读】恋爱和婚姻,是一场更深的自我遇见

是我们自己稳定的特质,决定着在一段关系里的体验,进而指导自己的语言和行动,然后事实就如你内心的真相一样呈现。

你对自己的方式,就是你与伴侣相处时的样子。你爱自己,你会发现自己也正被珍惜,你不接纳自己,也会发现自己总被对方放弃。

灵魂伴侣,只存在自己的想象里

小刘和她丈夫是一对自由恋爱组合的夫妻,最开始只是在网络上聊天,彼此感觉心有灵犀。用小刘的话说,不管我说什么,都能被他秒懂,我们有共同的兴趣和价值观,每天聊到凌晨也不舍说再见。

认识半年后,彼此的吸引力没有半点消退,于是相约见面。两人一见如故,谁也分不开谁,除了工作的所有时间都黏在一起,并确认对方正是自己想找的完美伴侣,很快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

可婚后不到一个月,他们争吵到快离婚的地步,小刘抱怨丈夫不像过去一样花时间陪她,丈夫指责小刘不像过去如此温柔体贴,两人的心里都有极大的不满意。

他们不明白,为何昔日里心灵相通的灵魂伴侣,却变成了今日针锋相对的痛苦夫妻。小刘疑惑地说:为什么我们明明非常相爱,真到一起了却又总是矛盾不断?

所谓灵魂伴侣,给我们的感觉大多是志趣相投,且能接纳自己的一切,就好像遇见了另一个自己,沟通起来毫不费力,让我们认为遇上了这个世界最适合自己的人。

组成家庭后,当现实的生活逐渐拉开序幕,我们有了各自的需求,不太能像精神上的彼此满足一样,全身心地理解照顾对方。最初对关系抱有极致美好期待的伴侣们,感觉生活一下子跌入了冰窖,总想通过不断地沟通,让对方回到从前。正是这一种努力,最容易让对方误解为:原来你只是想改变我,并非真的懂我。

灵魂伴侣最契合的状态,是因为双方关系处于不透明状态下的吸引,再加上彼此的认同,激发了彼此努力想做完美另一半的渴望。它是我们跟自己潜意识作用下的产物,是两个人彼此理想化投射的结果。

当我们被懂得时,我们就会感觉到自己更有价值,能更开放地接纳自己,更自由地畅谈自己的想法。这样的状态,让两个人的互动变得轻松美好,于是,我们觉得是遇上了一个非常特别的人。

实际上,是我们自己有了不同变化,身心处于一种内心打开的状态,才感觉到对方的不同。

遇见爱情,是一场自我修炼的开始

爱情可能一开始就呈现出极好的样子,但一旦深入亲密关系,就需要碰撞和磨合,才能相处融洽。良好的亲密关系,既不需要过度的理想化对方,也不需要压抑内心的矛盾或隐藏自己的真实需要。

一首歌里唱道:最爱我的人,却伤害我最深。最炽热的爱为什么容易让人受伤呢?因为我们一旦发现爱情变得不美好时,就总想让爱情回到我们想象中最好的样子,却忘了尊重和理解对方的需要。

弗洛伊德说:我们只会遇见自己潜意识中已经存在的那个人。我们对待伴侣的方式,恰是跟自己相处的样子,亲密关系就像一面清晰的镜子,映照出我们潜意识可能不被觉知的部分。

最好的灵魂伴侣,相处时却不一定总是最好的样子。就好比童话故事里的魔镜,不仅能看到我们满意的外表,还可能凸显出不愿看到的内心恐惧。我们可能会说:魔镜啊,魔镜,你让我看见自己最丑陋的样子,我就永远也不想见到你。

我们拼命想改变对方,排斥生活的真相,努力让对方还原成最初的样子,实际上是我们不接受真实的自己。

所以,一旦进入亲密关系,灵魂伴侣将不复存在,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通过爱,透过关系,更清楚地懂得自己。

当我们接纳了自己的变化,对方也会随之改变;

当我们指责自己,也会遇到一个满是问题的伴侣;

当我们听不见自己的声音,就会遇到一个不愿听自己说话的伴侣;

当我们内在匮乏,得到越多越怕失去,就会想方设法防止关系失去。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1977年提出的自我效能感的概念,特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和判断。

这意味着,是我们自己稳定的特质,决定着在一段关系里的体验,进而指导自己的语言和行动,然后事实就如你内心的真相一样呈现。好比你是在跟自己谈恋爱,你对自己的方式,就是你与伴侣相处时的样子。你爱自己,你会发现自己也正被珍惜,你不接纳自己,也会发现自己总被对方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