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健康新闻 > 个人大病网络筹款频受质疑 如何破解“信任”难题

个人大病网络筹款频受质疑 如何破解“信任”难题

时间:2018-10-10 20:18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个人大病网络筹款频受质疑 如何破解信任难题

社会新闻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年10月09日 10:33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我要分享

原标题:

个人大病网络筹款频受质疑 如何破解“信任”难题

  视觉中国供图

  轻松筹联合创始人于亮没想到的是,今年9月,轻松筹平台上出现了一起全额返款筹款个人大病求助案例。

  故事始于去年的一场意外。黑龙江省大庆市一名小女孩,因为练习舞蹈时意外受伤,突然瘫痪。其父母通过轻松筹平台筹款60万元,并表示会详细披露款项使用。

  一年后,由于司法鉴定意见书明确指出该女孩的脊髓损伤与其摔伤及练习“下腰动作”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涉事舞蹈学校有责任,其父母当即决定全额返还善款。

  这种全额退款的例子相当少见。近年来,以轻松筹、水滴筹、爱心筹为代表的“网络众筹”——为个人大病提供求助的互联网服务平台(以下简称“个人大病求助平台”),逐渐进入公众视野。

  个人大病求助需求规模较大、平台审核甄别信息能力有限,一些有违公序良俗的事件不断出现。从2016年“罗尔事件”开始,个别求助者隐瞒真实资产的情况常被网民曝出,进而拉低了公众对平台的信任度。

  “如何保证患者信息真实完整和救助款项不被滥用”,是目前个人大病求助平台亟待解决的两个问题。实践中,尚需要平台和社会多方主体共同合作来探索一条新路径。

  与医院建立合作刚迈出一小步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00万个家庭通过个人大病求助平台发布了个人求助信息,获得了超过2亿爱心人士的响应。

  个人大病求助平台为许多贫困家庭解了燃眉之急。

  但今年5月下旬,有媒体记者以求助者的身份实测爱心筹、轻松筹、水滴筹三大个人大病求助平台,发现用虚假诊断证明及住院证明,即可轻松通过3家平台的身份证明审核、医疗证明审核,生成求助链接,发起筹款,这引发了公众对大病个人求助平台对于信息审核能力的担忧。

  事实上,个人在平台上发起筹款和慈善组织的互联网募捐,存在差别。个人大病求助平台尚不在慈善法监管框架下,其发起的筹款不同于以慈善组织为主体发起的网络募捐,法律对二者的要求也不同。对于个人信息审核甄别,过往,平台更多是通过自身力量,进行审核。

  假病历事件曝出后,于亮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轻松筹会把“视频验证”功能用在每个个人求助项目上,通过这种方式提高造假难度。

  于亮告诉记者,过去,平台只针对特殊的个人求助项目,启用视频验证功能,如申请人上传的病人病历没有医院公章、仅依靠医生签名难以确定医生身份或者医院公章字体有涂改、关键部位信息不全等情况。此外,如果病人不能再上传相关资料,也需要工作人员通过视频验证进行核实。

  现在,轻松筹将在所有个人求助项目筹集到计划中的金额后,发起人提现前,增加视频验证环节,防止意图“骗捐”的人提现。

  “首先要验证个人身份是否真实,不仅是个人求助发起人的身份,还要对患者身份进行重新确认,还要确认患者住院治疗时的病床床卡信息,必要时,还会通过患者所在的医院科室护士确认。”于亮告诉记者。

  “所有项目都是全流程监控”,爱心筹大病筹款平台副总经理马绪超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爱心筹对每一个大病求助项目都会有事前防范审查、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责任追溯机制。

  但这还远远不够,个人患病的信息审核还需要借助外力。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一些大病求助平台尝试和医疗机构对接,加强与医疗机构的沟通、协作,通过合法途径提升个人大病的审查核实能力。

  一家医院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个人大病求助平台和从事大病救助慈善项目的慈善组织,对信息的审核要求不太一样,“个人大病救助平台有时会给我们(医院)打电话,一般会核实家庭情况、病情、花费这三方面情况。慈善组织核查的内容有些类似,但是有的基金会会明确让把病人的病历等纸质材料寄给他们,有时还需要患者提供贫困证明。”

  但多家平台的相关人员均表示,他们面临的困境是,如何与更多医院建立长期持久的合作。“和医院对接,平台非常愿意,可以提升效率。”马绪超告诉记者,但能否开展合作,更多取决于医院。“很多医院在类似社工部等对外部门的人员配备上人力有限”。

  和不同省市的医院接触后,马绪超发现,有的医院社工体系比较完善,愿意和平台对接;有的医院,没有社工部,医院日常诊疗救治工作已很繁忙,很难有精力帮助平台审核大量的患者信息。

  “现在能和爱心筹充分对接的医院只有十几家。”对比全国庞大的医院数量,目前的数量,“微乎其微”。

  针对没有开展合作的医院,一些大病个人求助平台会通过线下人工方式,找到患者就诊医院的具体科室,打电话核实信息。一些业内人士建议,卫生行政部门联合网信部门制定标准,给符合标准的大病个人求助平台资质,让有资质的大病个人求助平台和医院建立沟通渠道。

  部分个人信息审核尚存“盲区”

  2016年12月,发生在深圳的“罗尔事件”引发公众对个人求助的关注,白血病患儿罗一笑的父亲罗尔在网上发文筹款,众多网民为罗一笑捐款。随后,罗尔被指家里有房有车,收入稳定,罗一笑享受了深圳市报销额度很高的儿童大病医保。

  今年8月,湖北省一位37岁的父亲患胃癌在个人大病求助平台筹款,10多天就筹得了30万元,随后,网上有人质疑其名下有公司。同样是因为发起个人大病求助的家庭资产问题,今年7月,广西一位母亲为住进ICU的女儿在个人大病求助平台上发起个人求助,筹得25万元善款后,被网友曝出其家里有多套房产、开了几家米粉店。公众认为自己的善心被欺骗,个人大病求助平台屡屡被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