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人群 > 男性 > 层层而上的互联网生态圈:从开放到封闭;摩尔定律十年前就失效了

层层而上的互联网生态圈:从开放到封闭;摩尔定律十年前就失效了

时间:2018-10-05 10:28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层层而上的互联网生态圈:从开放到封闭;摩尔定律十年前就失效了,但这不代表技术就此止步不前 | TechBoard#23

2018-10-04 21:30 来源:极客公园

原标题:层层而上的互联网生态圈:从开放到封闭;摩尔定律十年前就失效了,但这不代表技术就此止步不前 | TechBoard#23

中心化的科技巨头早已渗透到了互联网的层层面面,为什么原本去中心化的互联网「沦落」到如今需要奔走呼号,呼吁去中心化的互联网?《经济学人》这篇文章从互联网诞生时的架构设计结合数字经济学中「网络效应」和「连锁效应」给出了答案;在政治和互联网的关系如此密切的当下,孕育出了 Clicktivism(网络点击行动主义)和克它的 Bot,这二者对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前不久的 Linux 社区之争,掀开了科技行业长久以来的观念冲突:多样化和能力到底哪个摆在首要位置……

这里是 TechBoard 第二十三期。 TechBoard 是一个全球视野下,甄选每周重要科技评论的栏目。我们将以摘要的形式引入值得阅读的科技评论文章,并鼓励读者去阅读原文。

层层而上的互联网故事:从开放到封闭

层层而上的互联网生态圈:从开放到封闭;摩尔定律十年前就失效了

1999 年,两位经济学家 Carl Shapiro 和 Hal Varian 出版了一本名为《信息规则:网络经济的战略指导》,至今仍被视为是数字经济领域教科书级的出版物。两位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信息定价、注意力、技术生态等放在今天仍在讨论的概念。这本近 20 年前出版的书,其中谈到的经济规律,在当今互联网世界依旧生效,尤其是书中重点提到的「网络效应」(network effects),20 年前让人们理解了微软和 Windows,也给带出 Web2.0 时代的 Google、Facebook 指明了道路,作者之一的 Hal Varian 则在 2002 年成为了谷歌首席经济学家。

《经济学人》这篇文章,不是要老生常谈巨头垄断、日益集权的当下互联网环境,而是想用「网络效应」、「连锁效应」(knock-on effects)和其他经济规律来梳理和分析互联网,为什么原本去中心化的互联网「沦落」到如今需要奔走呼号,呼吁去中心化的互联网。

如果说要把互联网具象化,可能很多人最先联想到的是一张靠无数点交织联结起来的大网,但实际上,互联网就像绝大多数的数字系统,它是基于层层而上的「层级(layer)」设计出的。最底层的是得以让我们连接上路由器或者输入 Wi-Fi 密码就可以「上网」的基础设施框架和信息交换的协议,在这个层级,互联网还称得上是去中心化的,尽管现实生活中可供我们选择网络运营商不超过五家,但没有一家公司可以控制信息交换的协议。

然而,除了技术人员,普通网民不会在意甚至都不了解这些基础设施,我们更在意的是上网要做什么,而不是网是怎么联上的。这也就引出了再往上一层,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谈论的互联网,一个已经变得非常中心化的互联网,以及基于第二层延伸出的第三层中心化的互联网。

这里用一个比喻或许能够更好地理解。第一层的互联网就像大地,它支撑着地面上所有的活动。我们通常都身处第二层的互联网中,使用着搜索、社交网络、数据传递等互联网服务。在此之上还笼罩着「大气层」,也就是第三层互联网,它包括如今覆盖率超过 98.2%(2017 年底 netmarketshare 的统计数据)的两大手机系统 iOS 和 Android;亚马逊、谷歌、微软三大公司统领的云业务;Facebook、谷歌、亚马逊手上的数据……

如果说底层设计互联网的初衷是去中心化,只用于传输数据和信息,那怎么到上面层级就变得如此中心化了呢?

最初是互联网先驱们,那些底层设计者在当初过于理想主义了,他们认为当时制定的协议,已经足够防止中心化的倾向,但在协议推出后,互联网的协议机制并没有发挥出想象中的治理作用,被许多开发者有意无意地钻了空子。比如早期互联网上的电商无法获悉顾客之前的购买记录,开发出点燃互联网热潮的 Mosaic 浏览器的网景公司,给出了以缓存(Cookies)形式的解决方案,再后来,这些数据不只是「缓存」在服务器上,而是永久保存。当互联网开始有了「记忆」,网络效应就开始在拥有「记忆」的那边发挥作用。

但当时的互联网,用户需要付网费但还没有为内容付费一说,丰富的网络世界是免费的,对用户而言,难的是聚合以及如何不迷失在互联网里。因此,各大公司的首要任务变成了如何吸引到更多的用户,谷歌在上世纪末超越了曾经全球最知名的搜索引擎 Alta Vista,靠的就是它简洁的界面和快速且准确的搜索对用户有足够吸引力,一旦优势建立起来,服务吸引用户,用户量吸引网站「入驻」,网站多了用户搜索体验就更好……这个循环让谷歌就像踩在了正在下坡的飞轮上,网络效应和连锁效应双重加速度,使得谷歌迅速脱颖而出,在竞争对手反应过来时,早已望尘莫及。同理,基于这种以收集用户数据,贩售给广告商的商业模式得以成功的前提,它们都曾踩在这个飞轮上。

再仔细审视互联网的三个层级,我们会发现,这些中心化的科技巨头早已渗透到了三个层级。比如谷歌拥有全世界最大的一个数据中心,该数据中心处理了互联网总流量的四分之一,为了推动云业务,谷歌还在建造太平洋到北海的三条水下光纤电缆……这些投资,也只有这种体量的公司「砸」得出来,它也让竞争对手更难以追赶。它们基于底层互联网,在第二层互联网起家,如今则彻底垄断了第三层互联网,同时它们还可以把三层互联网都调动起来,为未来自己的「飞轮」铺路,比如人工智能、自动驾驶、语音面部识别……

曾经细微的一个技术变革经过层层堆砌,就像把分散的网格一块块缝起来一样,当我们现在看这「张」互联网时,它已经被缝成了一块块布。如今想再把这块布撕开,只能靠另辟蹊径的技术,来再次颠覆数字经济了。但技术会改变,经济规律却不那么好变,不然,20 年前的一本书,怎么至今仍经久不衰呢。

原文链接:

Bots 如何毁灭网络点击行动主义(Clicktivism)

近两年来,有两个词语被社交网络赋予了新的意义,一个是「老词」Bot,在各式各样的社交媒体 Bot 涌现前,这个词上一次大规模出现还是在 CS 游戏中,它指的是互联网上化身为机器人的程序,而在这两年 Bot 从游戏中走到了社交应用上,从 Twitter、Facebook 等社交媒体到 Slack、Telegram 类的通讯软件,都出现了 Bot 的身影,只是作用不同,前者更多是「乔装成人」来发布动态,后者则更像是帮助人们提高效率的软件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