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图库 > 运动健身 > 聚焦第十七届省运会暨第二届全民健身大会

聚焦第十七届省运会暨第二届全民健身大会

时间:2018-09-12 12:34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人民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物传真

  李春秀:看到的是蒸蒸日上的场景

  在我省体育史上,竞走这个项目起步较晚,但一大批竞走运动员,依靠艰辛的训练,在省内、国内乃至世界的各大赛事上,取得了一个个值得瞩目的成绩,将高原运动健儿的风采完美地展现在了世人面前。其中最具代表性人物,就是我省首枚奥运会奖牌获得者李春秀。她不仅让青海为之骄傲,更是打破了我国西北地区运动员奥运会奖牌零的纪录。

  “那是在1992年的第25届奥运会上……”对于李春秀来说,199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她先是在全国竞走锦标赛10000米的比赛中打破了全国纪录,而且超亚洲纪录。随后成功取得了参加第25届奥运会的资格。“比赛一开始我一直处在前列,在前8公里路段基本上处于领先。但在后面两公里上坡路段中,被身后的运动员超越。但我没有放弃,一直努力坚持往第一名奔。”也正是这份坚持,最终让李春秀获得了那届奥运会的第三名。

  不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是李春秀的品格,也是我省竞走项目发展壮大的根基。在随后的1993年,李春秀在第七届全运会女子10公里竞走项目中,超亚洲最好成绩,差9秒钟就打破了世界纪录。一人强不是强,为了我省竞走项目能得到长足的发展,1995年她拥有了双重身份,既是运动员又是教练员,除了自己日常繁重的训练外,还将自己训练心得和比赛体会传授给队友们。

  传帮带是一个无形的链条,带动着我省整个竞走项目的发展。在李春秀的悉心教授下,侯红娟、徐晴、黄伟等一批优秀的竞走运动员,逐渐成长起来在全国比赛中捧回了不少奖牌。“如今我省的竞走项目,不仅在国内具有优势,在国际赛场上也崭露头角。”李春秀告诉记者,竞走项目已经成为我省体育事业发展的标志,是重点发展的体育项目之一,成绩也有目共睹,“在刚刚结束的第18届亚运会田径女子20公里竞走比赛中,切阳什姐摘得银牌,后起之秀李文秀也分别在国际田联世界竞走团体锦标赛、亚洲青年田径锦标赛获第四和第三名。”

  “我省竞走项目的发展,拥有非常丰厚的人才储备,梯队建设很强劲。”在李春秀看来这一切离不开我省全民体育事业的发展。“我从事体育事业几十年,眼睛里看到的都是蒸蒸日上的场景。从我省举办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环湖赛、黄河极限挑战赛等品牌赛事,到全民健身事业的蓬勃发展,都让人非常欣喜,只有全民健身事业的大发展,才能呈现出今天这样的体育盛景。”李春秀说。(李兴发)

  言论风生

  拳贯东西联结你我

  9月10日,“交通银行杯”青海省第十七届运动会暨第二届全民健身大会武术太极拳比赛开幕,85支队伍528名太极拳运动员参加比赛。近年来,我省武术运动蓬勃发展,尤其是太极拳运动风生水起,在城市广场、在小区绿地,习练太极拳运动的爱好者比比皆是。

  不仅是在青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各国民众的青睐。当地时间9月6日到8日,第29届巴西武术锦标赛在巴西巴拉纳州隆德里纳市举行,“中国功夫热”兴起,近600名巴西迷弟迷妹举行武术大赛。

  省运会首次将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列入群众类竞赛项目,太极拳以其博大精深为青海武术运动多元文化增添了新的内涵。同时,太极拳文化的对外传播也以其特有影响,在扩大对外文化、民族团结进步,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省运会首次开设了“桩上徒搏”竞赛项目,这是群众武术项目积极广泛参与省运会的结果,体现了传统文化和体育运动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

  拳贯东西,联结你我。加强传统文化与体育运动的融合发展,以太极拳作为载体,于内增强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团结,于外扩大对外文化影响力。于青海而言,以省运会为契机,加强传统文化与体育运动的融合发展,进一步增强群众对传统武术的了解以及热爱,树立重在参与、重在交流、重在健康、重在快乐的健身理念,进一步弘扬体育精神,增强民族团结,进一步掀起全民健身的热潮,有利于弘扬中华武术、传承中华文化,为推进我省竞技体育事业奠定强大基础,让传统武术文化在实施全民健身中再结硕果。(戴美玲)

  会外一角

  健身,悄然兴起在河湟谷地

  “健身带给我很多乐趣,充实着我的生活。在健身过程中我养成了自律的习惯,拥有了自信的心态以及健康的体魄……”坚持健身三年的德乾参加了省第十七届运动会暨第二届全民健身大会男子健体项目,虽然止步半决赛,但他仍然完成了一次自我挑战。

  来自海东的德乾出于对自己形体塑型的愿望,德乾从2015年开始几乎每天健身一个多小时,三年的坚持让这位迈进三十岁门槛的小伙,没有啤酒肚、没有弯腰驼背,健硕的身躯衬托出了他良好的精神面貌。

  “在这三年的健身过程中,我发现不仅仅是我在改变,身边的人也在逐渐改变。”德乾告诉记者,2015年他选择健身时,海东市平安区只有一家健身场馆,身边的人谈论健身话题的寥寥无几。而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不仅健身从一个人的坚持,变成了一群人的相伴,健身馆的选择无论是老家乐都区还是工作地平安区,都从原来的“独此一家”变成了“任我选择”。“健身现在火不火这样给你形容吧,以前只有一家健身馆时,健身器材任我选择。而如今健身馆多了,反倒要排队等着用健身器材。”

  城镇人的生活如此,在农村健身热也是逐年升温。在海东市平安区条岭村,今年已是花甲之年的张永贵,每天清晨都会准时出现在村子的广场上,伸腰压腿、摆弄广场上的健身器械,已经成为老人每天生活的开始。

  “以前没有搬迁下来的时候,一天是从喂家畜开始的。如今生活条件好了,越来越多的老人开始锻炼身体,其实大家都有着相同的想法儿,日子越来越好,好好锻炼身体多享几年的清福。”张永贵道出了同村十多个晨练老人的心声。

  一个事物的发展和改变,不是单一条件所导致的。海东市全民健身的发展之快,不只是单一的动员和口号宣传,体育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也是海东全民健身得以发展的原因之一。